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秋雨刚刚停,街上行人就多了起来;在市中心**路上一个服装市场更是如此,人来人往。人们就好像在自家门口等雨一停就来市场似的,进进出出,没见几个拿着雨伞和雨衣的。逛市场女人多,再就是夫妻,几乎没有单男。真
秋雨刚刚停,街上行人就多了起来;在市中心**路上一个服装市场更是如此,人来人往。人们就好像在自家门口等雨一停就来市场似的,进进出出,没见几个拿着雨伞和雨衣的。逛市场女人多,再就是夫妻,几乎没有单男。真不知道,单身男人的衣服是如何买回家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苗条的身材,一身比较讲究的打扮,她是这个市场常客了。女人们就好在换季节时买一些穿着与穿不着的衣服。这个女人也不知道想买啥样衣服。她来到这个市场;一般她是转转、看看、有便宜的、自己喜欢的、就停下来;问问、试试,真合适她就会买走。
今天,她已经在市场转了两圈了。她看中了一个商铺里的一件白色毛衣外罩;别的商铺没有,这个商铺她是熟悉的。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开的,平时,就是那个三十多岁女人和她妈在这里。她妈退休了,常来帮个下手打个杂的。大妈都快七十岁了,不胖的身体,脸上带着对生活艰辛和对女儿事业的忧虑。今天就她自己在店里,她对进进出出的顾客十分小心陪着笑容,介绍着她女儿店里商品。
四十多岁的女人进店里后问道:“你女儿没在?”大妈热情的说:“去北京进货去了。”四十多岁的女人指指那一件白色毛衣外罩问道:“这个外罩啥价钱?”大妈笑着接过话回答道:“一百二,你等一下,我给我女儿打个电话问一下。”边说边拿电话,嘴里还在说:“有时闺女说的价钱,我记不住。这个外罩一共进了五件,就剩这一件了。”四十多的女人,手摸的毛衣心里想;‘这么好的毛衣一百二,真不贵,别让她问她女儿了,自己看不走眼。毛衣就是有一点不太干净,回去洗洗一定很好的。’就说:“别打电话了,最后一件我也不还价了,给我装好,我要了。”大妈很麻利的给她装到手提袋里,接过一百二十元钱,验看了真假。那四十多岁的女人心里那个高兴啊,心里在想,这件衣服在别的地方,一定四五百元的,老人肯定是记错价钱了。她也不转别的商铺了,急急忙忙就向外走了。
就在她要走出市场大门时,那个大妈疾步走来,几乎是小跑一样把她截住说:“我给闺女打电话了,这个毛衣是四百元进的。你不能让我赔那么多。”说着就拉住了那个四十多岁女人的手。这时,附近几个商铺里出来一些大妈同行。有人劝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对她说:“老太太也不容易,她给女儿要卖赔了,女儿回来一定吵她,你就给她一个进价吧。”四十多岁的女人说:“哪有这样道理?我买贵了,她退给我钱吗?”大妈几乎带着哭腔说道:“闺女你看这样行吗?我闺女给我二十元吃饭钱,我给你,你把衣服给我,我给你一百四十元。”四十多岁的女人说:“我不是来挣这二十元钱的。大妈你也别急,你给你闺女再打个电话,我对她说。”电话打通了,大妈女儿说:“那毛衣确实是四百元进的,很好卖,现在北京这个市场也没有了。我妈岁数大了,有时记不清价钱,你给个进价算了。”四十多岁的女说:“哪有这样的道理,卖出去的东西,还要追回。我对你说:我不会给你四百元的。”大妈女儿在电话那边说:“一个老人,卖错了,你看着办吧。”电话给挂了。围观人里有一个人说:“经常见你来这里,很少见你买贵衣服,你要没带四百元钱,就把毛衣给人家吧。”四十多岁的女人扭头看看大妈,是一脸要哭的表情。心里对说这话的人很恼火,说道:“你看看、我带没带四百元,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边说边打开自己手里的提包;里面有很多百元大钞和卡。她又对大妈说:“我看你么大岁数,再给你八十元,就算我二百元买的这个外套。你认个倒霉我认个倒霉算了。”大妈很无奈,哭丧着脸说:“我今天不吃饭了,把那二十元也给你加上,我就对我闺女说,你二百二买走的,就这样吧。”围观的那几个人都在用仇视的目光看那个四十多岁的女人。那四十多岁的女人拿出一张百元大钞说:“你还是吃饭吧,剩那二十元,你别给我了。”大妈马上露出笑容,说:“闺女你心真好。”四十多岁的女人走了,大妈在那里目送着她。这时一个商铺里人过来问大妈:“这件旧毛衣在大学收购多少钱?”大妈打他一下说:“不过二十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