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妈是“冤家”
作者:卜人时间:2025-04-18 16:55:56热度:0
导读:我的爸爸妈妈结婚27年了,虽说是自由恋爱,相互看对眼了在一起的,但相爱容易相守难,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没有一天不拌嘴的。从小,我就是在这种充满硝烟的氛围里长大的,我们家就是他们的战场,吵架的时候,他们是
我的爸爸妈妈结婚27年了,虽说是自由恋爱,相互看对眼了在一起的,但相爱容易相守难,在我的记忆里,他们没有一天不拌嘴的。从小,我就是在这种充满硝烟的氛围里长大的,我们家就是他们的战场,吵架的时候,他们是敌对关系,我是中立派,一般来说充当劝架的角色,他们烧起了战火,我就负责熄火,有时候,我的劝说失败,战争就会愈演愈烈,得,最后的结果是我妈左手不拎鸡,右手不提鸭的怒气冲冲的回娘家去了。随着我年龄的增大,战事也跟着加多,所以我积累的劝架经验也越丰富,也有可能化干戈为玉帛,两人握手言和,我也混得个劝架专家的头衔。不用奇怪,这就是以我爸妈为主角,以我为配角的他们长达27年的婚姻生活。
也许,你们会奇怪,你爸妈哪是夫妻,是仇人吧?确实,小时侯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还劝说过他们“散伙”,可从来没有成功过。我也常常对他们进行心理访谈,以及平时对他们言行的细心观察,得出了以下结论:他们确实是前世的“冤家”,今世的“仇人”,但要说他们不在乎对方,那真是大错特错,不信,你们听我一一道来他们的“战争”生活。
这事还得从我爸年轻的时候说起,那时,爸还是一个快乐的小木匠,凭着一身手艺赚了些钱,率先买了一辆“洋马马”——自行车,还有配件——一台收音机。每天,这个快乐的小青年,肩头顶着唱着流行歌曲的收音机,脚登着两个轮子的“宝马”,串大街,逛小巷,留下一阵阵欢快的歌声和周围人的一片艳羡。我爸那时可神气了,要知道,全镇可就这么一辆“洋马马”,收音机更是连听都没听说过。直到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个同行——我的舅舅,到了他家,放下肩上叫个不停的铁匣子,引来周围的人一片侧目,他正飘飘欲仙的陶醉在虚荣的云端里,突然发现一个瘦弱的身躯,背对着他蹲在一边,完全不在周围人的状态里,不用说,大家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人就是我妈。我爸一发现就来了兴趣:当时他可谓出尽了风头,惟独有个小丫头不买他的帐,他故意把收音机的音量放大,可那丫头就是不为所动,继续蹲在地上择菜,头也不抬。过了一会儿,周围的人也看出了苗头,不停的起哄,拿我爸开玩笑:“毛头儿,这姑娘不吃你这套,人家不稀罕你这玩意儿!”
据我爸后来的回忆,他当时想,我这么一优秀小青年,要外貌有外貌,要身高有身高(其实他只有一米六五,此处属自恋),要配件有配件(指自行车和收音机),还迷不到你一丫头片子?他勇敢的走上前去,想找那姑娘说话,走到前面,我妈硬是死死的低着头,只给我爸留了个脑门;我爸走到左边,我妈就把头扭到了右边,走到右边,我妈又把头扭到了左边,引的看热闹的人一阵哄堂大笑。弄的我爸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个劲的抓着脑袋红着脸傻笑,最后还是我舅舅解了围:“毛头儿,你别白费心思了,这我家小妹,最怕丑呢!等下你留下吃个饭!什么都好办!”
后来,吃饭的时候,我爸才终于看清了我妈:一条黑油油的麻花辫垂在胸前,瓜子脸,白白的,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总是垂着眼帘不敢看人;一张小嘴总是抿着,就是不说话。再后来,我爸就天天驾着洋马马跑去我妈家帮忙做家务,干农活,套近乎,那时候,我外婆家很穷,饭都没的吃,我爸总是带着米过去,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妈总是嗔怪着说:“谁叫你天天跑到我家的?不是你天天到那里献殷勤,我才不会嫁给你,当初就是被你那几袋米收买了!”我爸就会说:“那是,当初那么卖力的追,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没想到娶回来一个管家婆!”我妈马上反驳道:“管家婆怎样了?谁叫你当初不听劝,书记不是要把丫头嫁给你吗?日子都定了,你又反悔了,你那时候是挺抢手的,还有王惠珍,你们不是谈过吗?别人家里条件也蛮好的啊,你怎么就是不同意呢?那么多人都劝不动你,还是要天天赖在我家!”说到这里,我爸只有一个劲的傻笑。
这些,都是在他们战火被我浇熄后,我对他们各自“审问”做的笔录,每次熄火后,我都会感叹几下:“唉!真搞不懂,既然这么合不来,当初为什么要在一起,我怀疑你们是不是包办婚姻!”这一说,就勾起了他们的回忆,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就说起来,说到最后,总是由我妈做个总结:“农村里过日子就是这样的,不吵不闹,怎么叫过日子呢?过日子就是这样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不吵不闹也没意思!”
不要以为我爸妈吵架真的像他们所说的,小吵小闹罢了,小时候,我还不懂事,每次都被他们的架势吓哭了,摔碗丢盆的事也当然少不了,有一次,爸爸在外面喝了酒,很晚都没回来。每次只要天一黑,妈就开始念叨:“你爸怎么还不回来啊。”一边说一边站在路口望,像掉了魂了似的。直到爸回来了,她才恢复正常。如果过了半个小时,还不见回来,她就一边发着牢骚,一边拉着我要我陪她去找。那天也是一样,我和妈把爸爸从别人家的酒桌上拉了回来,在别人家的时候,妈不好说什么,回到家里,她就连珠带炮的开始了:“这么晚了,还待在别人家里喝酒,家里还这么多人在等着你开饭,什么时候才能懂点事,你是有家室的人,不能和别人年轻的没有结婚的人比——”“行了,我又不是一个小孩子,要天天收回来,吃完饭我自己会回来,难道我这么一点自由都没有吗?那结婚有什么意思?还不如不结。”那时,我爸还没改掉婚前“花花公子”的习气,总是收不住心,加上他和奶奶素来不和,婚后就修了新房,和妈搬了出来,也因此欠了很多债,那时,我家是村里第一个住楼房的,满足虚荣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爸爸每天都要做很多活来养活我们一家人,妈妈要在家里照顾我们姐妹俩,根本没有经济来源,面对着家里张着的嗷嗷待哺的嘴,爸爸其实压力很大,因此经常借酒消愁,脾气也变的很坏。说出这样的重话,我妈当然是伤心的不得了,虽然她知道爸爸的辛苦,但她何尝不是如此?除了忙活地里的农活,还要照顾我和姐姐,还负责爸爸的一日三餐,经常是把我和姐姐放在地头了干活,一天下来,到了晚上,也是疲惫不堪,还要担心爸爸在外面有没出什么事。没想到,却被爸爸这样说,她的火,也是腾的一下就烧起来了:“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这个家你还要不要?辛苦的又不是你一个人,大家都一样,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要不是你,我才不会和你结婚!”“是啊,都是我头昏了,当时怎么会这么想不开,娶了你,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