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女性一直被淹没在历史的黑洞里。在妇女解放这条路上,20世纪中国妇女先觉者中相当多的人以与新文学共体的方式,张扬着自我的独立品格,从而让我们见识到激荡着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的美丽人生。林徽因应该是这一群体中很特别的一个。但是,很久以来,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她。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这位近百年来曾数度灿烂的建筑学家、文学家,直到她身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印出她的第一本文学作品《林徽因诗集》,其时知道她名字的读者仍寥寥无几,即使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员对她往往也所知甚少,尚未纳入文学史家的视野。不久,因“徐志摩热”的缘故,林徽因的名字频频出现于媒体。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播出,林徽因差不多已是家喻户晓的佳丽了。然而,历史人物的林徽因与现今媒体宣传的那个沉醉情爱的闺秀相去实在太远!林徽因生前很不喜欢人称梁太太,如今她却凭借另外一个并非其丈夫的男性为后世所熟知,九泉之下该是如何的无奈。
林徽因不是凭借哪个人才能够让人们了解她的人。林徽因有着杰出的艺术才能和深厚的学术造诣,终生为数位杰出的男性所爱慕。她的一生,成就了太多的美丽,她的才情品貌,承载着一个永远说不尽道不完的童话。
在文学方面,20岁的林徽因以才貌双全闻名于北京上层文化圈。20世纪30年代她业余创作出了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学作品,其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各个领域,在京派作家圈中声誉鹊起。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三十年代初,她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
1949年以后,林徽因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
令人可惜的是,她壮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哲学家,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林徽因》一书的作者张清平说:“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林徽因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为所有爱她的人留下了一个风华绝代的背影。
在精神气质上,林徽因与徐志摩更为接近。徐志摩是为林徽因打开心灵之门的人,剑桥的岁月无论对哪个来说都是终生难忘并珍藏一生的美丽回忆。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且为后世文学史研究者们提供了更多一个研究课题。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很有意思的是,作为父亲的林长民竟然也同意女儿与徐志摩之间的爱情,浑忘了自己已经把掌上明珠许配了梁家大公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梁、林到美国留学后经常有矛盾,激烈的时候,林就给国内的徐志摩写信,因为这样,徐志摩对林一直心存幻想。梁、林学成归国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后因林身体欠佳,曾在北京西山养病一段时间,梁未在身边。这一时期,徐经常去西山看望林。因为这样一段经历,后世研究者总以为徐、林之间的关系已经越过雷池了,然而谁也拿不出证据来。因此,徐、林的感情到底到了哪一步,至今恐怕是个悬案。不久,徐在北京的舞会上认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徐再次插足并与陆结婚。徐婚后并不幸福,甚至很不幸福,又常向朋友倾诉,对象主要是胡适、林徽因和凌叔华等,直到1931年遇难身忘。
应该说,徐志摩对林徽因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徐志摩,林徽因是不会搞文学的。还在伦敦刚相识之时,徐就经常写诗给林看,林的儿子梁从诫在《林徽因文集》中说到,林徽因曾对子女们亲口讲过,徐写过很多诗送给林,最有名的是《偶然》。
当然,如果没有徐的影响,林在建筑方面的成就也许要大得多。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对于徐志摩的死,冰心曾说:“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好处就得不着,女人的坏处就使他牺牲了。”冰心大约是出于对徐的惋惜才这样说的。
林徽因是不是爱徐志摩,下面几件事最能说明问题。
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