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三味
作者:一二时间:2025-04-17 14:55:46热度:0
导读:林清玄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仙风道骨,读他的散文,就如同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堆里神游,更像听得道高僧讲禅,天花乱坠,无法不拈花微笑。红尘中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读他,更没有闲心读他。只有在静下心来的时候,茫茫然
林清玄
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仙风道骨,读他的散文,就如同在浩如烟海的古籍堆里神游,更像听得道高僧讲禅,天花乱坠,无法不拈花微笑。
红尘中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读他,更没有闲心读他。只有在静下心来的时候,茫茫然不知去向的时候,才会偶尔翻一翻。
然而即使只是那么随意的一瞥,如惊鸿照影,也会在心中激起万重波浪。读过林清玄的人,都把他深深地藏在心里,等待黯然销魂的时刻来细细咀嚼慢慢疗伤。
张爱玲
读张爱玲的小说,就如同走进了汉代的古墓,四周是密密麻麻的壁画,往日的大红大绿早已褪色,虽能窥见昔日的富丽,却更能感受到一片凄婉的荒凉;暗红暗绿,显出死亡的沉寂与无法言说的哀伤。
继续前行,可见腐朽的棺材,触目惊心的骷髅,你或多或少有些害怕,但你如一位有了重大发现的考古学者,胆怯而不忍放弃。正是在这样的古墓里,你能悟出生命、人性等等一切玄妙不可解的东西。虽不能言传,却充溢心间。
浓厚的死亡气息,让你对生命多了一份洞悉一切的观察力。可怕的是,作品中人性的丑恶让你对现实生活充满悲观与失望。一如张爱玲本人,穿着前清的旗袍,幽灵般地穿梭于芸芸众生,吸引众多惊讶的目光,却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呆在繁华冷清的古墓里,继续在墓壁上涂满暗哑的华丽的暗红暗紫的颜色,让人的哽咽积在喉间不能发泄,让人以麻木的表情掩饰内心的重伤。你无法渴望什么,也无法丢弃什么,只能这样不死不活地耗着。一如张爱玲一个绝妙的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袍之华丽让人不忍放弃,遍身虱咬让人痛苦难熬。她的作品正是一袭这样的袍,令人痛苦又舍不得放弃。
余秋雨
读余秋雨的散文,感受他像一只负重的骆驼,在漫无边际的沙漠里踽踽独行。似乎有一个信念、一个目标,却又模糊,不能明确判断出路究竟在何方。
穿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跨过沉重而又凄艳的文化空间,余秋雨像是一位智者,站在历史遗迹面前,为你讲述一个个久已成陈迹而又让人无法释怀的、无法忘却的故事。暗夜里,你仿佛能听到他沉重的脚步在心间回响,仿佛能感受到他压抑在心间的长长的叹息。
自古到今,似乎所有的文人都无法逃避悲剧的命运。或者有几人曾居高位享厚禄,然而,谁又能听到他们隐藏于心间的那一丝怨叹呢?“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自欺欺人的安慰而已。即使盛世如唐,真正的文人也还是寂寞的,被埋没的。
余秋雨以一颗敏感而又历史的心,用心地倾听着,倾听古代文人的寂寞和叹息,代为抒发他们的身世飘零之叹。他似乎站在巨峰之巅,俯仰之间,能洞察一切,公正地评价历史;又似乎是沙漠中一只年老的骆驼,本身已无法背负什么,却经验丰富,能充当群驼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