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这是唐朝大诗杜甫对暮春芳菲渐歇,独有紫荆却满枝花团锦簇的感物咏怀佳句。说来惭愧,我对紫荆的认识还是在九七年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就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这是唐朝大诗杜甫对暮春芳菲渐歇,独有紫荆却满枝花团锦簇的感物咏怀佳句。
说来惭愧,我对紫荆的认识还是在九七年香港回归。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就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红旗。红旗代表祖国,白色紫荆花代表香港,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星象征香港同胞热爱祖国。花、旗分别采用不同颜色,象征“一国二制”。
2000年校址搬迁后,我们校园的教学楼后就植有一排紫荆。每年早春树叶还未吐绿之时,紫荆的枝、干就布满了紫红色的花籽,粒粒如珠。每至晨读巡堂,我都要在那排紫荆花前流连忘返一番。
时值四月,紫荆花儿盛放,那细碎的花冠如蝴蝶展翅,一朵朵、一簇簇,缘干附枝,四处密生,撷一枝条把它弯曲就是一只花篮,难怪它还有一俗名叫“满条红”。它的叶往往在花凋后互生,一反“红花还需绿叶扶持”的俗语。翩翩圆叶,光泽而清新,不再掩映,倒也令人赏心悦目,使得那花儿沐浴在晨曦中更显妩媚动人。
花友老汤告诉我: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古籍《齐谐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家,拟将所有家财作平均分配,只是庭中一棵紫荆树无法平分,争执中,意欲斫成三片。翌晨,长兄田真发现此树已枯,惋惜地说:“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于是全家人决定不再计较。话音刚落,树又重茂,因而亦称兄弟树。又因它从叶柄伸出来的叶子,基部分开,伸展后重又汇成心圆形,被喻为两个朋友将分手时,情谊难舍,人们珍视这种依依深情,又把它称为朋友树。这些虽是神话般的传说,但它似乎在阐明这样一个真理:人们在生活中都应该有团结、合作的愿望。
我一直认为我们校园里的那排紫荆就是香港人喜爱的市花。花友老汤又告诉我:非也。其实,有些国人与我一样有所不知,香港的那是洋紫荆。近查资料发现,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的悲壮故事:1898年6月19日,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租界专条》签订,英国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大炮的轰鸣中,强行提前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新界10万人口丧失了土地。劫变之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挂角山上长出一棵从前没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几年后,那种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花期正盛,像是对烈士的缅怀,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1965年,紫荆花有幸当选为香港市花。
原来如此,许是我太孤陋寡闻了,也太不了解紫荆花了,如今它就开在我的身边、我的眼前已几度春去春又来,可我竟难觅“芳踪”,从未探究,我还怎么要求我的学生们“学会观察,学会探究”呢?我的所谓“认识”,莫非是丛丛紫红而粉红,观其外表而已。
到底还是紫荆花儿开了,开得整个校园春意盎然,十分美观,孩子们穿行其中,感受着美丽,而我要做的,还要向我的学生们讲一讲这紫荆花开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