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骊山
作者:三车时间:2025-04-18 23:59:48热度:0
导读:秦岭与陕北高原之间镶嵌着一块元宝形的盆地,这就是关中平原。平平展展的八百里秦川有两处举世惊羡的看点,一个是古都长安,一个是有故事的骊山。骊山位于西安市东不远处,因山形像一匹青色的骏马而取名为“骊”。游
秦岭与陕北高原之间镶嵌着一块元宝形的盆地,这就是关中平原。平平展展的八百里秦川有两处举世惊羡的看点,一个是古都长安,一个是有故事的骊山。骊山位于西安市东不远处,因山形像一匹青色的骏马而取名为“骊”。游完西安的汉址、唐宫、雁塔、碑林,你会很自然地想到骊山。
在西安市区乘车,经过30公里行程便到临潼。华清池位于临潼城南、骊山脚下,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园林式建筑群。院中一个巨大的池塘,池中绿水荡漾,池岸建筑华美,绿树浓荫中有杨贵妃的雕像。往里走,在一个个华美宫室中可以一一欣赏古代温泉遗址,这些造型精美的池子现在并不存水,游人洗温泉要去另外的池子。
华清池是有名的温泉,周、秦、汉、唐各代多有君主游幸于此。唐玄宗在这里修建离宫,命名为华清宫,每年冬季来此长驻,在这里与杨贵妃寻欢作乐,迷醉于歌舞升平,直到安禄山反叛,打破了他们的美梦,大唐由此衰落,华清宫从此破败。杜牧有诗曰:“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用比较典型、形象的方法,指斥了玄宗的荒淫误国。站在华清池边,我倒觉得杜牧作为晚于玄宗的诗人,并未见过华清宫的真实影子。他的诗虽然是过华清宫时写的,但玄宗以后的华清宫已经凋敝,杜诗也只是想象华清宫以前的样子。现华清池景区虽为解放后所建,但唐时华清宫就在这个基址上,也是在山下,所以说,“千门次第开”是有的,只是不在杜牧想像中的“山顶”。
自华清池上山,很快来到半山腰的兵谏亭,这里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藏身之处。当夜他住“五间厅”,听到枪响后在侍卫的掩护下越墙而逃,被张、杨的士兵捉于虎斑石下。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件中国历史的大事发生在骊山,更见这个地方非凡无比。于此处向西绣岭高处攀登,很快即到“晚照亭”,骊山晚照是临潼著名的影致。站在晚照亭北俯,整个华清池尽收眼底。西绣岭上还有老君殿,这是骊山著名道观,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所以也叫朝元阁。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被损坏,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西绣岭还有“老母殿”,供骊山老母,世间有骊山老母即女娲的说法。
山上还有烽火台。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路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故事来自《史记》等书,似为史实,但现代有学者据出土竹简怀疑并无此事。烽火戏诸侯,本无可笑处。褒姒本是褒国女子,被周幽王立为后,绝非轻佻之妃。以我看,宗周的灭亡与幽王废先后申氏立新后褒姒、废申后生的先太子立褒姒生的新太子有关,此事牵动了周至与申国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至于烽火之戏,大概只是一种传说,只是这种传说在《诗经》中就有反映,在古代就很普遍并被一些学者写入书中了。这里提醒一句,褒姒本姓姒,褒只是她娘家的国名,周时褒国在现汉中一带。
华清池离秦兵马俑、秦帝陵很近。所以,游完骊山,我们又看了兵马俑,参观了仿造的秦陵地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