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叶文福先生
作者:宋杂剧时间:2025-04-19 01:30:22热度:0
导读: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叶先生的文章了,只是笔力有限,不敢落墨,这种焖在胸中的情怀塞积一心,越久越炽,也就逾演逾烈,似有不吐呼吸就不顺畅,不吐睡觉都不安稳,按摁不住之际,就只好用笨拙之笔来描叶先生之点滴,以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叶先生的文章了,只是笔力有限,不敢落墨,这种焖在胸中的情怀塞积一心,越久越炽,也就逾演逾烈,似有不吐呼吸就不顺畅,不吐睡觉都不安稳,按摁不住之际,就只好用笨拙之笔来描叶先生之点滴,以安已心。
第一次认识叶文福先生是1993年的一个炽热的夏天,在北京煤炭工业学院的一间宽大的会议厅中,我们聆听着叶先生的演讲,领悟着他对艺术、对诗歌、对人生、对美好精辟的看法,听着听着禁不住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叶文福先生的讲演有如大海一样的吸引力,他思维宽阔、奔涌、雄厚、空辽、无边无际。其灿烂的火花有如大海的潮声,彼落又起,经久不息,撼人心魂又入石三分,使人灵魄震荡,热血奔流。正如《收割自己的光芒》所言:其思想之深厚,其文字之壮美,其语言之独特,其笔锋之犀利,其韵味之无穷,可谓旷世天惊,荡气回肠。
听叶文福先生的演讲好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音乐,至情至义之处,如一刻山间清泉,从石上缓缓轻流,似一刻夏风徐徐,穿心胸悄悄而生,若一刻冬日熊火,腾腾而起,或一刻春日融雪,万紫红遍。以至于忘我境界中,或数人手舞足蹈,或三两涕泪交流,时如雄杰天赋豪气,一如侠士龙腾山啸,又如火山直冲天际,还如黄河一泻万里,其力量之排山倒海,思想之纵横古今,艺术之时空穿透,锥骨入髓,自难以言说。
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盛,讲演空隙,我趋前求问于叶文福先生,先生对未来、对诗歌的发展有什么希望吗?叶先生微笑着声音却震耳发聩,我没有希望!换一句话说,希望就是止疼的吗啡,是的,没有希望,一句多么精髓的话。这句话足可以使我们苦苦思索二千多年的时空,并受益于终身。
叶先生当时就问我,你是湖北人吗?我说是啊。叶先生动容地说,见到了湖北人见到了老乡,老乡见老乡,可不是两眼泪汪汪哟!说完哈哈一笑,目光渐渐深邃,一双大手却紧紧握住我不放。从那有力地血液奔流的大手,我读懂了叶先生对家乡深深的眷怀之情和对家乡人们重若泰山般的厚爱……
数言之后,叶文福先生又缓步走上讲台,应求给我们咏诵了他写的《墓碑》这首诗:真想做你的墓碑/永远站在你坟前/这样,我能把你芬芳的名字/镌刻在我心间/我愿意让别人看着我/是一块无知觉的石头/我晓得/只有枕着一个执拗的我/你才能幸福而安静的长眠……
听叶文福先生的朗诵,有着强烈震撼力,那是一种昆仑玉石摇响的声音,由远及近,奔月走云,有着鲜明的思想涌动和时代特色。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有无穷无尽的激情在燃烧的话,那么,叶文福先生就是这个时代燃烧激情的青春歌王,就是这个时代灿若群星的诗坛上最耀眼最闪亮的一个品牌。
“叶文福先生是当代中国诗坛上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将爱国爱民爱乡土的强烈感受,溶入到到他的作品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的诗歌艺术风格。而且他的思想体系给世人带来的是不畏强势,不卑躬屈膝、昂扬向前的坚忍榜样型的启迪与思考。这对于一个需要创新的民族和时代来说是极为珍贵的。”
在叶文福先生的诗文中,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是对祖国、对人民、对故乡、对人生、对友情无以复加的爱;对丑恶、对无知、对麻木、对劣性、对健忘刻骨断肠的恨。读叶文福先生的诗文已使我们感觉到不是在读中国的汉字写成的东西,而是在读一个高洁的志士用生命与灵魂的呐喊,在读一座思想的金石构筑的长城,一个血液奔流的歌者高举着火炬燃烧着赤诚用滚烫和智慧钻刻下来的警钟长存。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叶文福先生的诗文是极赋阳刚之气,也蕴涵着深沉的时代的思索,这是叶文福个人独特生活经历与命运所酿造出来的,是无与伦比的当代诗歌的艺术品味。”
《中国百科全书》中是这样介绍诗人的:“叶文福(1944--),出生于湖北蒲圻(现赤壁市),师范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1964年入伍,1966年开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山恋》(1978)、《天鹅之死》(1986)、《雄性的太阳》(1986)、《牛号》(1992)等。叶文福早期诗作,习惯以明快的笔调反映工程兵战士沸腾的生活和美好的灵魂,走的是五六十年代部队诗人的基本路子。叶文福先生的诗歌在70年代的最后一年发生了风格的突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和风格特征。这时期他的诗是生命激情的直接流泻,是内心深处奔突的岩浆的喷发。这种激情往往表现为对丑恶的无情抨击和对光明的执著追求,这激情显示的是一种人格。从诗歌的审美风格看,它给诗坛带来的是一种阳刚之气,一种壮骨雄风。如《飞瀑》、《渴望》等。他不过分追求诗的含蓄,不愿意采取曲折隐晦的表达方式,而是袒露自己的情怀,一任感情流泻,汪洋恣肆。他常常表现出一种战士的献身精神,歌唱枪靶,歌唱避雷针,歌唱飞蛾……这些形象在他的诗中都是以“我”出现的。叶文福的诗影响最大的是发表于1979年的《将军,不能这样做》。这首诗首先引起读者关注的是诗的题目以及那段简洁的序文。诗的内容也涉及到部队高级干部,它在诗坛乃至整个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褒贬的严重对立。全诗给予读者最深刻印象的是抒情的真诚。这是一首维护革命神圣性的诗,作者对将军的指责出于革命,对将军的期望也是出于革命。在该诗发表的时候,反腐倡廉问题尚未提出,更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表明诗人思想的敏锐性。《将军,不能这样做》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自有其文学史上的地位。”
以上的一点点文字,只是九牛一毛地叙述了叶文福先生的艺术生活轨迹,要完整地叙述叶文福先生的艺术生涯,描绘他生命的曲折而丰富精彩的历程,寻找并发拙他的思想体系的脉,这需要对叶文福先生作更为深刻更为广袤的研究。所以,成立叶文福先生诗文研究学会,是很现实很有必要也很紧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