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过了11月7日立冬这个节气,我就一直盼望着能在怀府大地上飘降一场大雪,湿润一下秋季带来的干燥空气,清理一下初冬在空气中形成的浑浊颗粒。然而,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只雪片花,更没有享受到一丝的冬雨。看到北方各
过了11月7日立冬这个节气,我就一直盼望着能在怀府大地上飘降一场大雪,湿润一下秋季带来的干燥空气,清理一下初冬在空气中形成的浑浊颗粒。然而,到现在还没有见到只雪片花,更没有享受到一丝的冬雨。看到北方各地大雪飘飘,甚至成灾,心里就想,老天不均衡,让北方的大雪往中原洒落一些,岂不解了北方雪灾之困,又解了中原的干燥之气。
除了在初冬之时,一场大风让天气略有降温外,其他大部分时间最高温度还都保持在十几度左右。往年的这个时候,桐树,杨树早已是枯枝在寒风中瑟瑟颤抖,而现在,仍看到桐树、杨树的枝叶青青,或略有泛黄。难怪,我常听到在机关门口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说,今年的树叶凋凋零零,每天扫,每天有,还不如一次性落完,一次性扫清。
由此,我大胆猜测,今年冬天不会太冷,沁阳的冬天更不会太冷。持这种看法的人不止我一个,更有的人说,沁阳没有冬天,冷的感觉只是深秋的凉。因为他们的理由就是沁阳至今没有霜,没有雾,没有雪;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太阳是暖暖的……虽然这样的说法有点绝对,但是,起码现在的沁阳,还没有隆冬的感觉,换句话说,初冬的沁阳是暖融融的。
的确是,往日进入冬季的怀府广场,人迹罕少,加之又是空旷而露天的地方,一想起来,便不禁泛上寒意,内心瑟瑟而生畏缩。去年头场雪刚下,我便兴奋的拿起相机到怀府广场拍照,没有想到广场的地砖覆盖着雪更是滑溜,一连三个跟头,让我索性爬在地上不起,看你还摔不摔了。为了保护相机,一只手举着,一只手撑着,尽管摔了几个跟头,相机倒是安然无恙,小手指骨却小有断裂。后被摄友讥笑,说我是舍命不舍财。后来也曾给建设部门反映,是不是可以把广场的光滑地砖改造成防滑地砖,以免很多人像我一样摔跟头,年轻一点的还好,如果年龄大的人,怕十有八九是要骨折的。反映归反映,广场依旧,地砖还是那么滑的地砖。
而今冬的怀府广场却没有感觉到冬季的冷清,早晨健身,练拳,跳操的依然不少,晚上,跳舞,唱戏的依然热闹。在一个跳舞人集聚的地方,我还看到有的中老年人竟然只穿着单衣薄裤,不禁暗暗羡慕,心想,健身的好处还是多,是健身活动让他们有了一个好身体,转而又想,如果大家都有了一个好身体,我这个当体育局长的,也就感到十分的欣慰了。
在怀府广场随意环顾,目光瞬时便给艳艳鲜鲜的景色抓住,是花儿吗?走近去看,花环、花墩、花盏和春、夏、秋三季一样,在寒气袭人的户外,真是稀罕。虽然明知道是绢花之类,仍忍不住上前摸了摸。这花儿制作逼真,栩栩如生,编插得错落有致,五色斑斓,视觉上并不逊于天然,映衬得周遭那些冬眠的针叶树仿佛都焕发了生气。看到这些,每一个人都会条件反射地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意,此刻的广场不再是往日的清清冷冷,此刻洒落在广场的阳光也不再是绵软无力的。
再看看天鹅湖,每天早上,我总是如约一般早早来到天鹅湖寻觅冬日的踪迹,想用相机拍拍湖中悲壮的残荷,再拍拍湖中干枯的芦苇。然而,这些时日的天鹅湖却是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清凉而静谧,总有那么二三对情侣缠绻在没有树荫的长椅上戚戚我我,旁若无人。总有几个奶奶辈的中年妇女抱着孩童在享受天伦。湖心,孩童划着游船在泛黄的荷叶中尽情的荡漾,野鸭在湖面旁若无人地在嬉戏,看着这些,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沁阳的冬天?
虽然昔日满塘风雅荷韵已销声匿迹,只留下枯黄的荷叶在飘摆着,但是要在往年,你想看到这样枯黄的荷叶也是不容易的。我拍了几年的残荷,拍到的都是褚褐的莲蓬和荷枝顾影自怜地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千疮百孔杵在那里,尽管依旧没有了生命,但还是要摆出一付弱不禁风的样子挣扎着。所以对于拍摄残荷,摄友的表现手法也不一样,有的是表现残荷的顽强的生命,有的是表现残荷在生命的尽头所体现的悲壮,有的则是表现残荷的线条美。摄友军军曾把自己拍的残荷说成是难懂的符号,的确,此时的残荷形状,就是让人去随意的述说和评论的,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这时的残荷是不会去和你争辩什么了。但是今年的初冬是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因为气候温和,到现在的荷叶还不是很残,也不悲壮,要想再拍悲壮的残荷,怕是要等到冬至以后的深冬了。
在以往人们的心目中,总是认为四季分明,春节莺歌燕舞,夏季百花齐放,秋季硕果累累,冬季寂寞难耐。尤其是冬季,人们似乎就只有卷缩炕头,抽着旱烟,捞着家常,天冷了,围坐火堆取暖,天气暖和了,到屋外舒展舒展筋骨。而现在四季似乎并不那么明显了,除了季节过渡不明显,人们的生产生活也不那么有明显的季节性了。在沁阳,忙了一年的沁阳人,到了冬季并没有在家享清闲,也没有感觉到冬天的寂寞,有的只是忙不完的生意,干不完的农忙,机器轰鸣声不停的建设工地。以沁阳的菜农为例,沁阳的蔬菜确实多,田野里长的是蔬菜,公路上汽车﹑三轮车拉着的还是蔬菜。各种品种的蔬菜在沁阳都能见到﹑都能买到,有番茄﹑洋葱﹑茄子﹑黄瓜……。沁阳的菜农真是牛,他们在冬季的蔬菜交易还是那样的红火,卖菜不是论斤论两,而是开着汽车到统一的市场上,成百斤上千斤地交易。沁阳的蔬菜犹如古怀庆府一样有名,生产的蔬菜都是无公害蔬菜,挺受周边县市客商的青睐。看着沁阳菜农忙碌的身影,曾无数次勾起我的回忆,早些年,我随着父母整车往家里买大白菜和红白萝卜,为的是在冬季可以有蔬菜吃,而现在的冬季,什么样的时令蔬菜我们吃不到?储存蔬菜这样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就感觉可笑,尽管这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在回忆中却让我们感觉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
人们只所以有沁阳没有冬季的感觉,也体现在风风火火的城市建设上。过去,不到冬季,各项工程建设都会提前结束,这才显得城乡冬季的寂寞。而现在的冬季并不影响施工,进入冬季的沁阳,各个施工工地依然机器轰鸣,塔吊旋转。沁阳体育馆工地,几台钻机昼夜不停,桩基施工紧张进行,要在春节前完成地基基础工程。一个被认为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结合点的浩大工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沁河南北渐次展开。目前,已筹划袁屯、和谐家园、丰庆新城、景和等15个新型农村社区,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