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陋室在山上,虽无高德,邻却不孤,我与参差千百人家一起在绿荫掩映中居住,日日闻鸟语,天天沐花香,颇似世外桃源。山上的树木以榕树居多,榕树的种类繁多,我只按叶子的形状笼统地分为大叶榕和小叶榕。住所的附近都
陋室在山上,虽无高德,邻却不孤,我与参差千百人家一起在绿荫掩映中居住,日日闻鸟语,天天沐花香,颇似世外桃源。山上的树木以榕树居多,榕树的种类繁多,我只按叶子的形状笼统地分为大叶榕和小叶榕。住所的附近都是大叶榕。顾名思义,大叶榕的叶子宽阔肥大,颜色墨绿,叶片皆大如手掌,由于份量很沉,当它的叶子凋落到地面时,会发出清晰的响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常常会听见夜风吹着大叶榕的落叶“哗哗”作响。黎明的时候,栖息在大叶榕树上的鸟儿们纷纷醒来,开始练起了嗓子。鸟儿们的歌喉确实很动听婉转,但是,在黎明时分就这样肆无忌惮地嚷嚷确实有扰民之嫌。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们却只闻其声难谋其面,原因是大叶榕遮天蔽日的绿荫为它们极佳的隐身场所。
榕树的的特点是独木成林,大叶榕更是如此。一棵成年的大叶榕高可达三四丈,绿荫可覆盖数亩甚至数十亩的土地。也许是怕树大招风吧,大叶榕除了发达的根系之外,还有着带着几分神奇色彩的气生根。我经常在大叶榕的绿荫下漫步,看着那棕褐色的气生根千条万缕地从树枝间垂下,总是觉得不可思议。更匪夷所思的是很多气生根已深深地扎入地面,长成长短不一、粗细不等的支柱根。这些支柱根曾经是那样的纤细单薄,可是一旦找到生命的土壤,它们就会茁壮成长。它们在主干外长出一个壮观的柱根圈,细的仅如手杖,粗的已同碗口,它们就这样悄悄地、静静地生长着,为树冠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为主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有支柱根的包围,大叶榕的主干无形中增粗许多,我眼前的大叶榕最细的也有两人合抱粗,至于那粗壮的没有四五个人手拉手,很难把它抱住。在我的眼里,大叶榕把气生根这种特殊的生命形式演绎得分外精彩。
我不由得在心底叹道:多么壮观的生命景象啊!这些气生根生自树枝,悬空而挂,它们的基本任务是从空气为树冠吸取营养和水分,本来没有机会进入土壤里成为生命之根的。但是,它们不屈不挠、不甘寂寞的本性使得它们勇敢地创造出这生命的奇迹。想起作家刘心武的名言:“个体生命不能等待一切都优化后再营养、提升自己,不仅要强化自己的入土根须,还要能自觉生长、延伸自己的生命气根,在有局限性的成长空间里,捕捉、筛汰、吮吸、消化有益的成分,厚积薄发,潇洒创新,结出艳丽的硕果。”。在某些方面,植物的许多优秀品质确实值得我们人类学习,大叶榕就是其中的一个!
岭上多是大叶榕,岭下却遍生小叶榕。小叶榕树叶翠绿,叶片大如钱币,相对于大叶榕来说身躯较为纤巧。如果把大叶榕比作东北大汉,那么小叶榕就可比江南书生了。也许是这个原因,小叶榕的气生根也没有大叶榕的发达,伸入地面化作支柱根的很少见。它们丝丝缕缕的从青枝绿叶间垂下,远远望去颇似褐色的帐幔在风中微微飘动。下雨的时候,小叶榕的叶子更加翠绿悦目,被雨水打湿的气生根也变得沉稳起来,每个气生根的末端都会挂着一滴晶莹透亮的水珠,乍看宛如一根根缀着珍珠的门帘,美景如画。因此,我最初认为小叶榕更具有观赏价值,而无大叶榕那样丰富的生命内涵。后来一次偶然的发现,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
那一日,我独自一人攀爬海拔近千米的梧桐山,梧桐山是深圳第一高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素有“深圳之肺”的美誉。我沿着泰山涧逆流而上,只见涧水喷雪,幽壑驻云,沿途美景自不必说。让我叹为观止的是生长在河谷两边的小叶榕,它们在土壤被涧水冲刷殆尽的贫瘠石缝里顽强地扎下根来,那根粗如手腕,四处延伸,层层叠叠,似铁铸石雕,榕树脚下的岩石都被密如蛛网的根包裹得严严实实。此情此景真是触目惊心,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奇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笔下竹子的风格在小叶榕身上也具有啊!当貌不惊人的小叶榕一旦置身于恶劣环境之中时,它们立刻会显示出坚韧不拔的本性来!
佛家认为万物皆有灵性,虽然我是个无神论者,但是目睹了大自然里种种花卉草木创造出来的生命奇迹之后,也不得不同意这个看法。想起莎士比亚的话:“当我们远离尘嚣时,可以倾听树木的说话,溪中的流水也是大好的文章,一石之微,也暗寓着教训,每一件事物里面,都可以受到启发。”。我眼里的榕树开不出娇艳的花朵,也结不出甜美的果实,但是它们貌似质朴无华的根却书写了自然界里一段不平凡的生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