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清晨,朝东的窗还模糊得很,可我的大脑已经清醒。随手扭开台灯,拿下床头柜上的那本季羡林编写的《百年美文》,靠着枕头的舒软,读了起来。读到了其中一篇女作家张洁写的《这时候才算长大》。张洁写道,当你生病时,
清晨,朝东的窗还模糊得很,可我的大脑已经清醒。随手扭开台灯,拿下床头柜上的那本季羡林编写的《百年美文》,靠着枕头的舒软,读了起来。
读到了其中一篇女作家张洁写的《这时候才算长大》。
张洁写道,当你生病时,首先想到了妈妈温暖的手抚摸着你的额头,送来了你喜欢的美食;其次想到了情人的问候和怀抱。可是也许一切都是虚幻,是自我编织的浮华。当自我释然后,便有了应付一切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时候你才算真正长大,虽然这一年你可能已经七十岁了。”
噢,原来是这样!
我一个激灵,坐了起来,合上书,抱着双膝,微闭上眼睛,大脑中过滤着这篇文章所写情形,不停地问自己:你长大了吗?你长大了吗?好象是长大了,又好象是没有长大。张洁呀!张洁,你的《这时候才算长大》写得有些残酷了,让人在心路上来来回回不得释然。
论年龄,自己已经是人到中年,正稳步走在人生秋天的路上,应该是长大了,是能经风雨的时候了呀!
可是,可是,有时候确实感觉自己还未长大。记得那次手术,脸上故作坚强和微笑,把家人劝出房间,让自己一个人去消融那份疼痛,还悄悄地将所有后事都详细做了安排,这算得上是一种独自承担的长大吧?可当无影灯唰地一亮,才感觉到自己是何等的软弱啊!那份惶恐使自己全身发抖,发现此时是多么希望得到真正的安慰呀!
曾经企盼能有一份无私而深切的关爱,像韩剧里那些老式的爱情故事,但那份企盼就象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空中飘浮的水气一般,总让自己抓不着。原来,这样的欲望在作家笔下被称为“浮华”。
这种“浮华”时时在心中搅拌,让人难以安静。如果没有人陪着,这路怎么走?还走得下去吗?我曾无数次的尝试,结果还是无法得出满意的答案。害怕做一只断线的风筝,担心迷失了方向,不喜欢那份孤单,所以总让人拽着线的那头,自己也拽着别人的线。即便是如此,还不时让自己恐慌,缺乏安全感。一旦失去拽线的人或者拽着的人,真的能承受吗?有时也想挣脱这“浮华”束缚,让自己做个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享受不受束缚的乐趣,但终究只是想想而已。
当自己老去的时候,世上能靠的人是谁?父母吗?终究会先于我们老去;爱人吗?可能此时,他早已对你不以为然,或者自己已经老去,不能再为你遮风挡雨,甚或还需要你的照顾;孩子吗?他们需要打拼,没有精力和时间来陪你,只是偶尔有一个电话问候一下。此时你不想长大都由不得你了,很多事得靠自己去面对呀!永远固守着有寄托、有依靠、不想长大的想法,躲在一副坚强的身板背后,做个典型的小女人,让人为你拂去打拼中那份深深的孤独感,得到安逸舒适,在大树底下躲着乘凉,这样的“浮华”的确很美,却似悬崖上那朵纯洁而清香的野百合,难以采摘。
我做了一个深呼吸,起身下床,一天的忙碌开始了,如此东想西想的,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也许真得七十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