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笺心事,墨端流云
作者:盥栉时间:2025-02-04 07:32:27热度:0
导读:1、用力去生活,用心来生活。这是我从采颦那儿听来的句子,不知缘何,转瞬间,就深深记住了,我努力地在思考着这两种状态,也在暗里估量着自己与这些话语的距离长短。然,每想一次,内心便经历一次挣扎,每念一次,
1、
用力去生活,用心来生活。
这是我从采颦那儿听来的句子,不知缘何,转瞬间,就深深记住了,我努力地在思考着这两种状态,也在暗里估量着自己与这些话语的距离长短。然,每想一次,内心便经历一次挣扎,每念一次,内心便淤积伤感一钵。于是,渐渐相信,那些长久以来羽化不出翅膀的情感与梦想,注定要在荒漠原野里飘泊一世一生。
用力去生活,现实的确需要用力去争取。一件美丽而且价格不菲的衣服挂在商场的五彩橱柜里,从旁走过,能够有眼力欣赏到她不落俗之美的人会很多,适宜这件衣服尺寸和气质的人也会很多,可真正能把它自信的穿在身上的毕竟是少数。金钱买不来快乐,可金钱有时却又能间接带给人许多快乐。能将一直心神向往的一样物品,揽入自己的手心,也是一种能力的彰显,欲望于无形之中会俘虏人的意志,那种感受就像是饥饿之时最渴望获得香肠面包的满足。于是,人在购物中获得的愉悦也有一处会留下心灵驰骋的痕迹。
这种能力也就是活着的物质行为力量,入世的许多状态无一能离开它的存在而活,活着不仅仅只为了生存,活着却必须要拥有生存下去的资本,一个人,任你再清颖脱俗,也拗不过人间食粮的根本道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隐居生活,也是要获得一些起始经营资本的,首先他要拿钱买地,才能种地耕作,继而取得收益再生活下去。完全挣脱俗世藩篱制约的人生我想是不存在的,或许海子和顾城的终极绝望也有此处幻灭吧。
用心来生活,这段句子,读着它就有一种极为舒坦的知心感受,如同爱而兰音乐一般幽迷的声响,一些微细的欢喜和痛灼在文字的流泻里被谱写成曲,终有清丽的歌声依托时光的风笛被风情婉转的弹拨。用心来生活,简单的只需要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屋,一本展开的书页,一支笔,一个清香漫溢的午后,和一份愿意安于此地此刻的心境。
用心来生活,却是愈来愈稀缺的时段,在平日的生活中我们常常没有勇气与别人说起与文字有些许关联的梦想,念及唐诗宋词远远没有谈及房子和家长里短来得熟稔,我们明显的感觉到这一切源自心灵的物品都被早早挂上了“不合时宜”的标签,而这一切的发生都应是理所当然,毫无羞愧的。与生活本身无关的事物已经游离人生大主题之外很多年,以文学为信仰的那个时代,在这物欲川流不息的世界渐已没落成殇。
2、
《莲花》里的庆昭在云南大理隐居的日子,她整日忙于最琐碎的生活,去集市买菜,煮清淡的饮食,种花养猫,侍弄孩子,做手工细活……
惟独她没有时间拿来写字。
从此不提文字,这对于一个曾经热爱写作的作家来说,终究是怎样的力量促使她做出了这样的抉择。是疾病,是过往流云,还是宿命,因缘际遇。
一个人内心要具有多深的信念和眷恋才能维持今朝的淡然和平静。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要历经多少次蜕变和幻灭才会抵达风烟俱净处。
我不了解一些人生命轨迹的行向,但我知道,有一种生命就似庆昭手里的那一杯上好的普洱茶,有着沉淀的清甜醇香,灵魂日日不可弥缺。
3、
我想,因为放不下世间种种,痴心行走人生内心却纠葛不止,因而文字于我还会有着相当一段亲和的日子,这也是一种人世的牵挂了。
近日读到一位青年作家王春鸣的书,她在一篇文字里剖析她自己,做不到像柳永那样出入分明的生活,白天经营银两,晚上流连于亭台楼榭咏诗赋月。她在现实里做着幻梦,在幻梦里亦想着现实。她不喜欢自己这种状态。
生命总有两极,徜徉在哪个极端的锋口侧端都不是一件好事。苦与乐,悲与喜,爱与恨,清与浊,动与静,真与假,轻与重,冷与热,许许多多,皆是其中滋味的一己之选,游刃有余地穿梭在两级之间才是大智慧,圆融妥善地握住生活才是真哲理,生活不是艺术,如何安好的生活却是一门永不落时的艺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练习掌握。
而那些趋向两极的阵痛与紊乱,那些不能经历时间发酵的点滴忆念都交付文字去看守去调理。于是,在下一个转角路口,一抬头,树影婆娑处,花会好月也会圆。
4、
敲字至此,窗外忽若听得一片哗然,撩起窗帘一角,雨声潇潇,铿锵落地,一场秋雨一场寒,明早又该给孩子加衣了。一时念起王维的一首诗: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从湍急归于平静,从慌乱回到安宁,生命势必要经历这样通透禅意的过程,与一种山水,相悟相知,与一类面孔相契相合,即是最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