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色
作者:省字时间:2025-04-14 11:28:04热度:0
导读:我一直不能准确地辨清每一个季节所呈现出的颜色,因为常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描绘的季节色彩,所以也会时常地认为自己也可以感觉到某种颜色的存在,我知道这是一种极为浪漫的情愫,但浪漫却不是与时俱来的,或者是我想
我一直不能准确地辨清每一个季节所呈现出的颜色,因为常在别人的文章中看到描绘的季节色彩,所以也会时常地认为自己也可以感觉到某种颜色的存在,我知道这是一种极为浪漫的情愫,但浪漫却不是与时俱来的,或者是我想着要浪漫一下,浪漫就会应运而生的,它绝不是我们面对一堆美味,可以散发出特有的味道,或是在味蕾的刺激下可以添加些另类的滋味来。说到底浪漫它是一种情绪,试想一下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一个人一辈子都生活过来了,在老的什么也做不动的时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好好玩味一下自己的一生,猛然间会冒出这样的想法,顿悟出原来我的一生也是很浪漫的这样的想法来,我想这样的想法肯定是会有的。而对于颜色也应当如此,由于在我们之前已有了许多对事物的判断了,因此用不着我们再去费神费力地去对每一件事物重新做出新的判断,我们只需要将别人判断过的再拿来咀嚼一下,觉出点滋味来就足以让我们相信一辈子的了。
应当说每个季节都会有一个主色调,这是比较纯的自然现象,比如说春季,万物复苏,满眼皆绿,我们会很自然地感到绿意盎然,但人在早春季节思维却不是最活跃的时候,从冬天过渡到另外一个时令,我们人大抵会觉得比较慵懒,也是人抵抗力最弱的时候,各种病菌会在这时趁虚而入,让我们有些促不及防,于是我们开始大口地呼吸,伸展属于自己的空间,将两臂高高地抬起,嘴巴尽量地张大,身上所有的筋骨都发出噼啪的响声。但我们一旦停顿下来,却发现除了自然我们还不曾拥有什么。所以人之所以在春天喜欢对一年的事做一个计划,而不愿去从事什么很具体的事,在这一个比较发懒的季节,人若是想振奋一下,似乎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人们花很多的精力来赞美春天,只是因为我们不想做太多的事,唯有坐在青青的地上发一些空论。描写春天的文章大多是软软的,在华美的词藻下总是掩不住带有些病态的娇情。
而夏季则略有些不同,其实我是最厌烦酷热的夏天的,说不上来除去热还能让我有什么更加深刻地记忆,尤其像这江南,似是水村之地,却是处处逃不掉一个水意,就连呼吸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重的水气。让人一走出没有空调的空间,立刻就有一种粘粘的感觉,有时候我真的羡慕那些在阳光下奔跑的狗或猫,跑的疲惫了,只需找一个僻静的树荫下,将自己的舌头伸出来,不一会就可以散去热量恢复常态。而我则需要用清水反复地冲洗,仿佛永远也洗不净那浑身的粘稠。我记得老舍先生写的《骆驼祥子》中有一段关于祥子在夏日的北京中拉车的情形,那种暴雨将至前的闷热描写让人读着就觉得不自在。而如我们现在临在江南这样一个焖锅中,每日里经受着湿热的蒸熬,像一笼刚出锅的馒头。虽是如此,但人的头脑却不是罩在雾中的,应该说在一年中夏季是最出活的季节,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总是把工程最大的活放在夏天来进行,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中每天夏天总能看见人们将路挖开又重新辅是新鲜的柏油,使空气中总是散着淡淡的石油的味道,也可以看见建筑工地上每天都有新的高度在上升,更能在晚间明亮的路灯下看见许多围在一起吃着火锅的饮食男女。也许人们在夏季难以产生很浪漫的想法,可在外形表现上去可以表现的淋漓尽致,光着脊背的男人不是什么太煞人的风景,所以职场上的男人自会把自己包装的严严实实,而善于暴露的女人则是夏节一道独特的景致,自会引来许多男人与女人的目光,勾起许多自在或不自在的遐想,这种遐想足以刺激人的精神保持在一个旺盛的状态。
人们常说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其实就自然界来说,任何的季节都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由自然而延展出的人却说不好什么才是收获的季节,若是将人的少年时代喻作春季,将青年时代喻作夏季,将中年时代喻作秋季,将暮年时代喻作冬季,那说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勉强可说的。但人虽从属于自然,却是与自然有着天壤之别的,人在秋节能收获什么呢?这是难以一语道破的,人如果一辈子都在播种着某些关于未来的希望,却不一定都能收获到美好的未来,有的人今天散下种子,明天就能收获丰硕的果实,有的人天天散种,却看不见一点发芽的迹象。所以最现实的还是在黄昏时踏着缤纷的落叶,看着从对面走过来被太阳余晖映得十分好看的脸,想想自己的脸也同样辉煌,也应当是一件比较惬意的事。否则,看着外面黄橙橙的一片景象,再想想自己一无所有,难免会产生黯然神伤的情绪。人心受某种反差极大境遇左右便难以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向,就如同一片秋天的落叶,在梧桐树下本该聚集着梧桐的叶子,大家在树上呈现的是一种颜色,落到地面也终究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可我们总可以在一堆梧桐叶中找到其它树的叶子,它是那样地与周围环境不和谐,谁也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飘过来的,但它一旦落地,便毫无疑问地混杂在一堆叶子中,从此不分彼此,不是同根生,偏要在一起消失,这算是自然界之中的一种境界么?
如果我们暂且说春季的主色调是绿色,夏季是七彩混合色,秋季是金黄色的话,那么冬季则更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季节了,通常我们似乎更愿意将冬季看成是银白色的世界,这当然是一种已经长锈的历史印记了,我已经记不清在今年之前有多少个年头,在冬季我们已很少看见下雪的时光了,将这种在地球上极少一部分土地上呈现的颜色当成一个季节的主色调难免也有些牵强,但我们仍执着地信奉着这样一种颜色。我一直坚信人是一个有颜色的动物,虽然我们身体上的颜色并不丰富,但我们却有一双能分辨出各种颜色的眼睛,尽管眼睛与心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我们的思想从不相信眼睛的判断,而我们的眼睛却时时刻刻给我们以出乎想象的结论,这应当算是一种悖论。就如同我们走在厚厚的冰面上,眼睛只看见如镜面般光洁的冰面,但在我们意识中却偏相信下面会游动有生命的鱼,鱼在此刻并不是一种存在,而变成了意识,若是敲开冰层,并未出现想象中的鱼,直到将水抽尽之前,我们都不会相信眼睛对事物的判断。
就如同我们不能通过肉眼将人的灵魂一眼看穿一样,季节给我们最大的感觉是温度,但我们可以越过温度感知它的颜色,虽然季节的变化不可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意外地惊喜,但我们仍然固执地相信: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思维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深奥的思想,也给我们带来许多超乎与观点之外的幻想,这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