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三把锁
作者:逆袭时间:2025-04-15 02:40:34热度:0
导读:现在,村里邻间锁变的多了起来,大门也越来越厚重,越来越精致。村里的青年男女都接二连三地进了城,走进了繁华的大都市,走向了远方。或逢年过节、或隔三差五的回来时,带回了许多城市里才有的东西,当然也带来了更
现在,村里邻间锁变的多了起来,大门也越来越厚重,越来越精致。村里的青年男女都接二连三地进了城,走进了繁华的大都市,走向了远方。或逢年过节、或隔三差五的回来时,带回了许多城市里才有的东西,当然也带来了更为牢固,更为精致的将军锁。老人们看不习惯,却也只有摇头叹息的份了,再后来,就逐渐的变成了一种默许和认可。
现在的乡村间,不仅大门锁了,小门锁了,柜子锁了,连小箱子、小盒子都上了锁,姑娘的精致坤包里,小伙子的腰带上,一行一动起来,一串串的钥匙就哗啦哗啦的响,像是在歌唱。那些炫目的手机和七巧的铃音,冲击着乡村敏感的视听世界。
大军从首都北京回来,口中吞吐着浓重的京味语言和时下流行的词汇,也带回了一把带密码的锁。他说这密码只有他和他的那个她知道,里面有他写给她的情书,有他一年来挣下的血汗钱。我说你觉得是不是真的锁住了情书里面的爱情,锁住了那些攥紧了的钞票,锁住了你自己心中的渴望了呢?他说,这谁知道。
我想,我是怀念以前那些无锁的岁月的。记得从前,谁家要出远门了,就将大门一关,用一把柴草或一截短木往生满铁锈的门扣上一插,就算加了锁。门一关,就放心地走,那一把柴草或一截短木也就是锁了。当时,锁住的是放心,锁住的是信任,也锁住了一方淳朴的民风和习俗。也有真的锁,是或大或小的黄色铜锁,是祖祖辈辈,平平淡淡流传了好几代交接下来的。可只是一种摆设,村里四邻的人都知道,随便一拽或任意找一把能插进去的钥匙,一捅,门就会开了。门上了锁,无论是哪种锁,都是告诉大家,这家的人出门远行了。四邻八居的人都知道,下雨了,帮这家收起凉晒的衣物,夜晚,把鸡鸭赶进院。他们个个都眼中容不得沙子,一辈子也学不会使坏。不知是因为那锁是天然的锁,还是无形的锁的缘故,那些偷盗的贼从不敢光顾。那时乡村的日子平平静静,像村子外小河静静流淌的河水,干净而清澈。
在外面生活的久了,村子里面那把古久的大锁再也锁不住青春,再也锁不住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向往了。临村的一个姑娘,在南方打了两年工,就开始了她和一个当地男人的新生活。这在我们当地那个时候是不允许的,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姑娘的老人总是感觉的名不正言不顺。为此,家人不同意她再去那个城市打工,要她和那个男孩子一刀两断,这对于相爱的人来说或许是最残忍的事情了,姑娘一天天憔悴消瘦下去。不久,那个男孩子来找她,痴心的在她家紧闭的大门前等待了三天两夜。后来,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俩人私奔了。去年春节的时候,我见到他们一同回来过,双方的父母也风了面,看样子,他们是真的被感动了,真心相爱的人终于又走到了一起。有人看见,姑娘的父母哭了,说他们也是希望女儿幸福的,并不在乎是任何形式的幸福。是啊,如果这个世界少一些欺骗,或许他们早就同意了呢!
前面说的大军,在外打工挣到了许多钱吧。回来后,在村子里率先盖起了双层的复式楼房。墙面是一色的白色细条凹凸壁立砖,三面阳台,阳台上都装上了铝合金推拉式的玻璃窗,前面有停车厂,后面有专门侍弄花草的小院。进得屋来,主我惊讶的是不仅屋里面全铺上了瓷砖,二楼上除了卧室还有专门的书房,并且都铺上了木制地板,书房三面从天花板到地面全装上了书柜,这好让我这个城里人羡慕不已,只可惜的是书柜里面没有一本书。看得出,大军是我们村子里最富裕的一个了。谁都知道,得过小儿麻痹症瘫腿嘴斜的大军是当时我们中间最困难的一个,就连找一个媳妇,也是个好大的难题的啊。新房装修好后,大军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可也就在他旅游渡假的日子里,贼偷偷的溜进了他的院子,推走了他锁好的摩托车。大军回来后,我见过他,我说,怎么会这样呢?大军说,唉,怎么能这样呢?
不知道不锁的原因,还是其他的什么,总之,邻里之间见面的时候少了,平常也见不到邻居之间三三两两地家长里短地聊了……面对这个尘俗的世界,我们真的是在作茧自缚么?
面对一把把门上的铁锁,我忆起儿时的无锁岁月,但已时过境迁了,如能将无锁和有锁的美好统一起来,就更好了。有些时候,面对匆匆的人流,我不禁总是想问,怎么能这样呢?可在冥冥之中,总也有一个回答,怎么不能这样呢!
是有什么值得我们欣喜炫耀了,还是,真的又有什么值得我们悲哀深思了?
2005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