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曾经,我理所当然地认定写了无数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琼瑶的生活必是她作品中描绘的浪漫灿烂,更笃定她本人就像她笔下女主角那般优雅烂漫得不识人间疾苦。而她的《我的故事》彻底粉碎了我的主观臆测。这本琼瑶自传中,
曾经,我理所当然地认定写了无数缠绵悱恻爱情故事的琼瑶的生活必是她作品中描绘的浪漫灿烂,更笃定她本人就像她笔下女主角那般优雅烂漫得不识人间疾苦。
而她的《我的故事》彻底粉碎了我的主观臆测。
这本琼瑶自传中,非但没有一丝风花雪月,而且从开篇至结尾都充斥着苦难。
琼瑶花大量篇幅记录的童年是无休止的逃难。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六岁的琼瑶从此随全家开始了逃难的历程。书中,琼瑶用六岁稚童的眼睛记录下亲历的种种凄惨,“我从松树的隙缝里望出去,正好看到那奔跑着的人,一个平凡的农人,腿上滴着血,一跛一跛地飞跑着逃走,然后,就是一阵日本人的呼喝声,又一排枪声,那农人倒了下去。我呆住了,第一次了解死亡是怎样突然就能来临的,第一次看到鲜血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体里流出来。”“我眼看父亲和祖父挨打,母亲又将被掳走,恐惧、愤怒和无助的感觉一下子对我压了下来,我用双手扯住母亲的衣服,放声大哭。同时,麒麟和小弟都扑了过来,分别抱住母亲的腿,也放声大哭,我们三个孩子,这一哭哭得惊天动地,我们边哭边喊着:‘妈妈不要走!妈妈不要走!’”
少女时代的琼瑶总算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辗转去了台湾的她却劈面遭遇了新一轮苦难的暴风雨。整个童年都在逃亡的琼瑶除了跟着学识渊博的父母学习,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小学教育,到了台湾,她插班进了六年级,但由于基础太差,在班里成绩奇差。小学毕业,琼瑶幸运地考进名校后,身边同学个个优秀,而她除了国文外,其余功课都一塌糊涂,初二时甚至还留了级。琼瑶父亲是师大教授,母亲是建中老师。家中共有四个孩子,琼瑶是长姐,却如此“不成才”,偏偏弟妹个个优秀,相形之下,琼瑶在家中不但失宠,甚至打入冷宫。在孤独无助中,琼瑶小小年纪就服毒自杀,昏迷了一星期才被抢救回来。
饱受苦难摧残的琼瑶年纪尚轻就决意结婚,盼望通过另组一个独立的家庭拯救自己脱离苦海。她没料到这次婚姻却是掘开了又一片苦海的源头。收入微薄、丈夫嗜赌、新生命降生,生活日益拮据的琼瑶不得不煮字疗饥。家务和育儿已使她筋疲力尽,可她还得挤出零星时间努力笔耕。为了节省时间,午餐能免即免,一杯清茶外加几片饼干就打发过去,甚至深更半夜,琼瑶还一边哄孩子,一边趴在床头写稿。
读完琼瑶的自传后,我实在为自己当初对琼瑶的肤浅印象自惭,我不禁拷问自己:“难道遭受苦难后你一定要将苦难挂在面上,让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苦大仇深吗?”琼瑶化解了自身遭受的苦难,并用经历暴风雨后依旧纯善的心和敏感的眼睛将内心深处的苦难编织成美好的锦绣文章,既使自己陶醉在美好情节中免遭苦难毒液对心灵的腐蚀,又愉悦感动了千千万万人生路上或失意或迷惘的迷路者。
很自然就联想到罗斯福。至今仍记得高中历史课本二战那一章节曾花专门篇幅介绍二战三巨头: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及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二战最终胜利的重要意义。犹记得那时的我看到三巨头的称呼后脑海里率先浮出的画面是三位如超人般健壮英勇的男子。此后在大学图书馆中我才了解到原来罗斯福是个货真价实的残疾人:39岁正值壮年的罗斯福因患脊髓灰质炎而终生瘫痪。瘫痪后的罗斯福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痛:他的背和腿痛得不停,好像牙痛放射到全身,肌肉像剥去皮肤暴露在外的神经,轻轻一碰就剧痛难忍;此外从一个有着光辉前程的年轻力壮的卓然硬汉,骤然成了个卧床不起、什么事都需要别人帮助照料的残疾人,罗斯福的内心如遭沸油熬煎。在刚患病的几天里,罗斯福几乎绝望了,他无助地喃喃重复着“上帝抛弃我了”,但豁达乐观的罗斯福并没有任由苦难的毒液——绝望腐蚀自己的灵魂,不久他便理智地控制住自己,绝不把痛苦和忧愁传染给亲朋。同时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总统梦想,依旧执着于政治生涯。后来的结局是众所周知的:罗斯福不仅成为了扭转美国经济颓势的民心所向的总统,更带领全世界人民赢得了二战胜利。
壮年患病而终生受困轮椅是多么深重而难以想象的苦难啊!但终生被苦难阴霾笼罩的罗斯福却用自己的智慧与坚忍稀释了苦难从而为美国乃至全人类带来了和平安定的光明。
“没有风雨躲得过,没有坎坷不必走。”苏芮在“牵手”中唱着。是的,形形色色的苦难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不可避免的沟坎,我们无从躲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苦难面前必是任其凌辱的弱者。苦难压顶时,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追求光明的心灵拒绝苦难毒液在内心的蔓延。如同琼瑶化苦难为婉约情愫,正如罗斯福鄙弃苦难成就辉煌政治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