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书店和摊位上,在媒体和网络中,我们随处可见许多有关起名字的书籍和知识,如果找个算命先生他更是能跟你滔滔不绝说上半天。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说道,这里头似乎有许多的学问。在我们中国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书店和摊位上,在媒体和网络中,我们随处可见许多有关起名字的书籍和知识,如果找个算命先生他更是能跟你滔滔不绝说上半天。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说道,这里头似乎有许多的学问。
在我们中国,古代的人起名字就非常有讲究,注重阴阳八卦、金木水火土和宗族辈份这些东西。子女大多从父姓,很少从母姓的。不但有乳名、学名、别名,还有字、号之分,亦有雅称、昵称、贱称之别,有些少数民族的习俗更是父子连名、母子连名。
所谓“乳名”,亦称小名,一般在孩子出生3个月左右,就会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命名仪式。至于“学名”,俗称大名,就是一个人的名字,大多由家长、族长或有学识的人正式命名。当然也有等到孩子入学之后,请先生取名的。学名比乳名重要,也更为郑重其事,往往命名之后,就终生使用,这是一个人成年以后进入社会进行交往时代表个人和家族的称呼。
除了名字以外,象我们汉族人还有取“字”的习俗,男子二十冠而取“字”,女子十五许嫁取“字”。至于“号”,有雅号、绰号、混号、代号、尊号、自号之多。不过这些一般只在官宦名流、文人学士中流行。而现代人取名字就比较简单,大都表达的只是父母的希望和寄托,叫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所以如今的人不光单名多,还容易同名同姓。就象我的名字“俞坚”那样,在百度上打下自己的名字,竟然能找到很多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似乎有点搞笑。
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符号,它还承载着父母的殷切期待和深厚情感。父母对自己的亲生骨肉赐给一个姓名,起名时往往都费尽了心思,他们把美好的希望寄于里面,把深厚的寓意包含在里面,甚至是把一个时代的变迁涵盖在里面。每一个名字蕴涵了丰富的含义,或有着一段故事,或表示一定含义,或代表一个年代,它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完美的解说。取名也是一种文化,名字的构成因时代不同而不同。从你拥有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天开始,你就会被岁月串成属于你的人生故事。
我出生在上海,祖藉是上虞百官。我的祖辈爷爷、娘娘都曾经在无锡和上海二地的工厂工作了很多年,我的父辈爸爸、妈妈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上海的工厂工作,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才举家迁来故乡。当年我们的家在上海杨浦区,我父亲是吃机械饭的,被称谓“外国铜匠”,我母亲在一家玻璃厂工作。
我父亲在工厂混得不错,不但技术上在青工中是只“鼎”,而且生产中还是“劳动模范”,政治上也是优秀团干,曾经受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最难得可贵的是读书不多的我父亲(只同百官的俞才丰同学二年),他业余也喜欢动动笔杆子写写文章,和他师傅及蔡同谦三个人经常在上海《劳动报》发表文章。可惜我父亲他获得的好几枚铜质奖章在我儿时被我从家里偷出去兑糖吃了!哈哈……
我出生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当我出生之后,我不知我父亲出于什么心理想法?没有按照俞家宗谱辈份取名,也不请瞎子先生算命依据阴阳八卦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少的什么取名,竟别出心裁地把自己的笔名“俞坚”赐给了我这个儿子,作为我的姓名。或许在那个“东风吹、战鼓擂”的年代,人的思想激进,取单名比较时髦吧!或许也是想让我继承他的衣钵能划几下文字吧!
而当年和我一起背着碎花布缝成的书包上学的小伙伴们更多的是叫什么:超英、超美、跃进、雄伟、茂盛等,我们一代人的名字政治色彩非常浓厚,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父亲给我起的“俞坚”这个名字,看起来还是比较含蓄的,但也是摆脱不了时代的印记,也许这就是我们的父辈,对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吧!
时间过得飞快,“俞坚”的名字已经伴随我走过了半个世纪的人生春秋,父亲给我起的名字虽然极其平凡,对于我来说也是落地有声的。如今,世界在变化,涌现出来的名字一个个也是风格百变,给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全新的感受。但俞坚能够用文字讲述“俞坚”的故事,其意韵也是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