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灾民捕猎乃趣事,更为足欲方式。弃无命者不谈,观夫兽类仅为裹腹,亦不足挂齿。此谈者,皆人也。人类始祖,以猎为生,代代相衍,直至今日。且更具艺术性,多样性。除为裹腹乃始祖遗传外,佛如掌权者之以权猎财,猎色
灾民
捕猎乃趣事,更为足欲方式。弃无命者不谈,观夫兽类仅为裹腹,亦不足挂齿。此谈者,皆人也。
人类始祖,以猎为生,代代相衍,直至今日。且更具艺术性,多样性。除为裹腹乃始祖遗传外,佛如掌权者之以权猎财,猎色;大款者之以钱猎官,猎位;无权无钱者则以色,以身猎财;病者之猎神,猎鬼。健壮者之猎烟,猎酒等。虽方式各异,本质相类,不一而足!
人乃天之骄子,应不染贵恙。乃何食五谷,生六欲,必惹是非。为省众,我偷暇敷衍如下小品,是为《猎案偷笔》,姑望诸位茶余饭后从中猎掬一二灵光。
如此而已。

之一:套兔
猎人张三,捕兔有奇法。尝于兔道旁置二木柱,上以细铁丝系挽一套环。
某夜,饿兔奔食急走,上套。欲挣脱,愈紧。待毙。
天亮,张三惺眼奔置套处,见果有猎物中套,欲拾之。脚痛,猛省:吾上套,便挣。岂知愈紧,愈痛。终不得脱。
兔见有同命者,泪眼视张三,似有同情意。张三视之良久,哈哈一笑,仰天傲然曰:“套为弱者设,吾乃强者,况其为我置岂能还让吾!”遂破套拾兔而去。
兔哀鸣,似叹不平:世间公理何在!上苍造物,缘何不公。
之二:食肉者
某年某月,余于某乡任教,友怜余面羸,猎于野欲补余。暮返,赠余一垂死锦鸡。余久不近荤,又闻此物肉味醇芳,可滋百躯,欲备为晚膳。
至晚,鸡省。余至幼心善,素无杀生之过,见状,思之再三,终咽口水而医之养之。
经数日,鸡伤愈。余大喜,关爱备至,视为掌珠。其时,乡某领导闻讯,至学校,以违法捕猎珍惜动物为由没收锦鸡,并处余以五十元罚款。且申明放锦鸡于山野,捐罚款于希望工程。余本存放生意,罚款亦无论,便依依与鸡别。
至晚,余思鸡心切,偷暇至乡问讯,闻室内吆三喝五,破窗纸视之,一领导正剔牙言曰:“美酒锦鸡肉,可惜还不够。若再有两只,无酒也消受。”收鸡者接言曰:“后悔罚款少,没有人醉倒。若再罚五十,六瓶刚刚好!”
余听罢叹曰:“醉倒醉倒,四化谁搞。完了完了,这些领导!”

之三:俘豹
商州某隅,有一豹常伤人畜。乡武干曾携数精壮猎人伏于豹出没处欲捕之。数日,不见,众皆怠,欲去。此时,一七旬老太经此处,忽闻巨吟一声,顾之,却迟。早有一牛犊般金钱豹伏腰欲食之。老太大惊,思之无退路,便鼓起迎战。众闻豹声而至。见状,股栗而止。均举枪欲射。恐伤人,未发。
其时,老太头抵豹颈,两手各钳豹爪,膝卧于地。豹怒,摇头甩尾欲脱,老太危在旦夕。众皆瞋目结舌,惊若寒蝉,汗浸须眉,股颤欲倒。
蓦然,人豹皆坠涧下。众皆惊:老太毙矣!忐忐往视,不然。老太伏豹背石击豹头,喘息如牛。
众踌躇良久皆不敢前。待豹声息,方持枪惴惴而至。细察之,豹已废矣,而老太无恙。
村人闻讯,疑老太有神力。老太淡然笑曰:“豹乃兽类尔,人岂畏于兽哉!”
之四:烟鬼
某君五毒不全,唯香烟是奢。其任孩儿王累载,积蓄无余。适逢薪金拖欠,半岁未得一文。又惧于贱内淫威,近来割爱数日,曾言于友曰:“穷困痛碎浊酒杯,潦倒新白焦黄牙。何日能得钱一文,请得吾爱进吾家。”其情之惨,可见一斑。
一日,邻人大宴,得烟一盒,其乐文字不敢言。踏进家门,欲过瘾,又恐妻不允,思之再三,得一计。
其时,妻孕数月,查得儿胎不正,恐难产,求夫访医。悲于无银为之。奈何至今日。某君得计后喜上眉梢。慰妻曰:“初闻烟熏可正胎,不妨一试。”妻以为然,允。
某君乐不可支,急吸烟数支喷于妻口。妻果觉腹动,思之胎正有望,虽觉不适,亦觉快慰。自此,某君犯瘾时必过此招。
临产,妻受尽折磨,虽烟医数月,终不达效果。立生。
君妻愕然,方知上当。大骂某君,某君有词曰:“烟量未足!”
其婴喜哭,但见烟即止,其哭瘾如父烟瘾。
之五:猫
家豢二猫,一老一少。老者讷憨迟钝,少者伶俐调皮。故,吾恶老喜少。每赐佳肴于少。
其时,鼠患猖獗,街邻无有不苦于鼠害者,唯吾家宁。有邻欲借吾猫,吾允,予老者。经数日,邻里鼠绝,吾家却苦于鼠害焉。自此,吾方省家宁盖依老猫。遂于邻里讨回,且百般器重,常赐其美食,鼠遂绝。少者觉失宠,常背吾欺老者。老者伤累累,数日即病。吾医之,未果,寻病中终。
一日,吾欲出外游玩,恐藏书为鼠啮,置猫于旁,并为其备足吃喝。数日,余归,书皆成残片。观其猫,闭目养神焉。盆中食物不遗一粒。吾怒急,飞脚踢之。猫哀鸣,跪而眉眼视吾。吾心遂软,叹而抚其背曰:“此为吾过,不该惯汝!”是晚,吾睡正酣,忽闻鼠声大噪,起而观之,群鼠正与猫斗。猫见吾督战,愈勇。然终未能捕一鼠。吾见猫血污其身,有不力之状,遂助战,鼠顿匿。猫哀鸣投吾怀。吾抚而慰曰:“尚有猫味!”猫珠眼望吾,似有泪下。
又日,吾会友,临行置食于猫旁隔夜返,见屋内狼藉,唤猫,不应。细察,方见床下一架白骨,形如猫状,始悟其已葬身鼠腹矣。遂拾其骨而叹曰:“汝蒙荫受宠,抑长者而生,赖主子以争,虽为猫,却不学猫术。待长者去,主子离,反被猫食。悲矣!”
吾遂葬其老猫旁……
之六:刺猬捕蛇
屋后坟地,草盛蛇多,为刺猬捕猎之所。一日,余止屋后观景,忽见一巨蛇盘踞如轮,仰头眈旦眈而视。扫视其旁,左有一青蛙,抖如摇箩;右有一刺猬,刺发直竖,鼠目怒睁。
良久,蛇惧,择路欲逃,刺猬紧追不舍。蛇怒,回头与之战。刺猬猛扑蛇身,卷如园球;蛇亦甩尾收头,欲啮刺猬。无奈畏刺,无处下口,故收作一团与刺猬摇滚。
俄顷,蛇不动,刺猬滚下蛇身,仍如园球。余奇之,细观,然蛇早已截为二段,刺猬遂置尖嘴于蛇身,食之有声。观夫青蛙,已伺机窜走。
余返时,望蛇骨而叹曰:“世间弱肉强食者有之,彼见弱不欺,见强不屈,且能拔刀助弱者,当为真仁。强食弱肉者,终有亮尸荒野之局!”
之七:王五捕鸡
王五世代为猎,熟暗此道。一日晨,天衔晓岚,日破早霾,一山鸡吊嗓于岗顶小林。王五闻声,持枪蛇进。至近旁,观之,乃一雄锦鸡,甚喜。持枪瞄准,欲扣板机。鸡闻声,知逃之不及。乃施展伎俩,以疲其心。
王五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