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一)在北京刚认知猕猴桃,在京城繁华的西单大街上。一男子推着手推车,卖着一堆很不起眼的乌里麻黢的东西,说,10元钱一市斤。10元钱,让我震撼。倒抽口冷气,我不知深浅,捏起一枚毛茸茸的黑咕溜球的圆蛋蛋,
(一)在北京
刚认知猕猴桃,在京城繁华的西单大街上。一男子推着手推车,卖着一堆很不起眼的乌里麻黢的东西,说,10元钱一市斤。
10元钱,让我震撼。倒抽口冷气,我不知深浅,捏起一枚毛茸茸的黑咕溜球的圆蛋蛋,脱口而出:“你卖的什么土豆这样贵么?”
那男子瞅我一眼,倒也没太难为,纠正说:“这是猕猴桃……”
噢!心中又一次惊叹,原来这就是我早已闻名、大名鼎鼎的猕猴桃啊!
我站在那里良久,猕猴桃是买不起呀,好好瞧瞧,还是可以的吧……在那个年月,在塞外的僻壤,一个月15元钱,足足可以养活一个大活人呀。
看着人来人往,兴致勃勃地往称盘里搁着猕猴桃,心底惊呼:北京城,真有钱啊!

第一次有幸结识黄金,在京城的大商城里。看见耀眼华丽的黄金首饰的价签上写着:90元。我鼓动一起出差的老教官,说,90块钱一根的金项链,好漂亮啊,快给您夫人买一条吧……老教官从军近40年,虽早已在行伍里闻名遐迩,但对于黄金,也是头一回欣赏。欣喜之余,他仍不放心,问:真的吗?我说,真的。不信自己看啊……老教官,在柜台前,来来回回,踱了几番正步,说,看清楚啦,就是90元钱呢……
后来的情形有点糟糕。我们压根儿就不知道,买黄金首饰是按照克来计算的。90元钱只是一克黄金的价钱,一根黄金项链,足足10多克重量,毛算算,也要花上1000多元,方才有资格购买。你们有吗?售货小姐怀疑的目光,剌得我们落荒而逃……站在商城外面,喘了半天粗气,四目相对,呼:宰人啊!

第一次乘坐小公共,在北京。招手即停,呼之即下的特殊待遇,使我常常感到了贵宾级的与众不同的身份。洋洋得意之余,想起军演时的敞蓬“大解放”,坐在上面,泥猴一身不说,上下不得当,就得摔个“大马趴”。暗想,回到塞上,就把这等好事立马告诉老教官,让他到北京时也好好享一下小公共的特殊待遇。我还要告诉他,其实这样的待遇,花钱是很合算的,只需两块钱,咱们绝对坐得起哟……
老教官没有等到贵宾级待遇,就走了。他是过劳而死。心脏剧烈的疼痛,他本可以叫小轿车到医院,可他为了省却麻烦,忍着极度的不适,乘坐班车到医院……在车上,他居然还调侃地说,自己待遇不低呀,班车开到了自家门口……
清明,在老教官塑像前,洒一壶老酒,燃一支香烟,掬一把热泪,述一番衷肠,确信,天堂里的他,都已知晓。

在北京多年,始终没忘了,“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的塞上。犹如“五十弦翻塞外声”,让人震撼难忘。黄羊滩头“沙场秋点兵”威武雄壮,催人奋发。
在北京,更想那“莜麦胡麻香千里,山药蘑菇遍地收”的塞上美景。
在北京,更难忘那连着我的,魂牵梦绕的塞上“大头兵”之情。

(二)“必胜客”
才来北京的时候,坐在北京的大公交车上,前行。最惹人眼的是“必胜客”。我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只是觉得花花绿绿的,很是新奇,瞅着像是天外来客。
后来,见得多了,才知道,“必胜客”,外国餐馆,快餐店。听说,里面的价格贵得吓死人呢!
吃着街边的牛肉面,心里总犯嘀咕:一个外国面饼子(比萨)几十块钱,怎么值当吃呢?是啊,我在中国小店吃一大碗牛肉面,有骨头有肉,有汤有面……五元钱,水足饭饱,多划算啊!
北京人,真傻啊……
时间长了,才又明白,在“必胜客”吃的是“心境”,而不是“肚子”。
为“肚子”吃饭,是穷酸人;为“心境”吃饭,是富裕人。
天壤之别,价钱当然有着巨大差别。
我真傻啊!
……
后来,我去过许多大饭店,却从未涉足过“必胜客”。好像在我大脑神经的深处,对它早已拒绝、关闭。不是因了一个“穷酸人”的嫉妒和偏见,也不是因了为“肚子”吃饭的自尊。
只是因为,不喜欢一个外国餐馆在中国赚足了人民币的“必胜”自得。更不喜欢“必胜客”稀里糊涂、软塌塌的面饼……它经常会使我想起二战时,意大利人迂回在盟军右翼莫名其妙地逃遁与消失……这样怯懦,还有什么“必胜”可言!

(三)花残月
盛夏时节,月季花最旺,如火如荼,绽放。红的,白的,紫的,粉的,黄的……终日生生不息,大有永开不败的气势。馥郁芳香的气息,时时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沉醉。
就在一个毫无征兆的早上,美丽的月季花,香消玉陨,散落一地,凋零。她的离去,是被一个女人,在一个沉睡的夜晚,用一双纤细的酥手,霸道而又残忍地扼杀了。
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
而那个女人,就住在邻里。时髦的装束,细长的身板,白皙的脸膛,略呈三角的眼睛,常晃出一丝不易觉察的不安分。
那女人,平时没有大声,显得收敛,安静。闲时,时常会憋起嗓子,拿腔拿调地喊一通自认的“美声”。自我感觉,不亚于一流的女歌唱家们。
惟有一点不可理解。那女人不分任何时间段地“歌唱”,纯粹扰民。深夜,熟睡,被一阵似有似无的低吟,惊醒。睡眼惺忪,误以为遭遇了新版“夜半歌声”。惊一身冷汗,心下嘀咕:……她有什么冤屈吗?
每每经过那女人家门,她家大门上那显眼的“家和人和万事和”的条幅,“唰”地就会进入眼帘,心上立马就会产生“幸福家庭”的念头。
也就在一个无人提防的夜晚,那个女人,潜入到月季花丛中,把每一朵花的底部,留下三瓣儿,再把掳下的大朵花儿的花瓣,一瓣一瓣,扯下。然后,在井盖上,红的,白的,粉的,紫的……花瓣儿转圈地密密麻麻地排开,就像刽子手杀人还要“碎尸示众”,让人残不忍睹。
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
而那个女人并没有就此罢手。只要有靓丽些的女性看过的月季花,那女人都会乘着夜黑时分,向这些月季花下死手掠杀,并将其示众。
再以后,为了保全美丽的月季花,都不敢近处去欣赏、赞叹。只有远远观望着,心中暗暗祝福,保佑。
想起来,多么不可思议。
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的根源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