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长安
作者:梗拒时间:2025-04-17 07:03:39热度:0
导读:如果说因为历史去喜欢一座城市那么长安便是,如果说因为一座城市而喜欢一段历史那么大汉便是。一提起长安与很多人不同,我率先想到的不是唐而是汉,至于原因所在至今尚且不能详尽。不过长安我倒是目标明确。汉代的长
如果说因为历史去喜欢一座城市那么长安便是,如果说因为一座城市而喜欢一段历史那么大汉便是。
一提起长安与很多人不同,我率先想到的不是唐而是汉,至于原因所在至今尚且不能详尽。不过长安我倒是目标明确。
汉代的长安城其实并非现在的西安,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的关系也可以模糊处理为现在的西安。西安作为十三代帝都自然有其独到之处,这期间的林林总总不是片言只语所能尽述的。我不是学文科的,也不擅长引经据典故此关于长安我也没有过多的言辞;只不过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却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次用上丝绸之路是在我的宫檐椒角系列之谋位——‘乱花飞尽枝头寞’中,用的就是丝绸之路的东线,并且将之偷换为南宫世家的漠北以及西域商路,当然这里也用上了一段南方丝绸之路,也就是姬氏起滇南、江浙的丝绸易货;丝绸之路顾名思义是与丝绸有关,不过汉代尤其是西汉,丝绸之路尚处于雏形,所以在规模上远不及唐;但这一时期却已经有了易货交易的概念,这在经济史上也算作飞跃。
长安、也就是如今的西安大概可供辨别的遗迹中唐的色彩相对浓厚一些,至于秦汉大概都算是坟墓里的东西,比如秦始皇陵、霍去病墓之类。
提到霍去病我大概就有头脑发热的冲动,因为我虽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但至少是崇拜英雄的。崇拜英雄大概小男生多一些,像我这种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小女生很容易被人认为是花痴,不过可惜我并不属于花痴的类型。如果可能我倒真想与这位少年将军大马长枪驰骋于漠北草原,因此也被人赞美为兵书后遗症。汉代的兵书大概偏向于兵阴阳家,奉行《六韬》《洪范》的多一些,我想我能接受,大概是我比较喜欢《易经》的缘故。不过有些时候我也在想在这种环境下霍去病这位中国的巴顿是怎么产生的,估计这又是杞人忧天的一问。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卫青、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建西域都护府也就没有日后的丝绸之路,毕竟经商的先决条件是安定,否则人心惶惶如何应付?这大概也有我个人的逻辑在其中,所以在我的小说中也有体现,故此在宫檐椒角系列的每一篇我均提到了对匈奴、氐羌、南夷等少数民族的策略,在之后才有南宫世家与姬氏、南宫潏与姬未的商路。‘乱花’中晋王与楚廉隅两位主角对于氐羌和匈奴不同民族的策略其实也是我个人对于兵书的一种理解。一面是孙子兵法奉行的不战能屈人之兵,一面是六韬的各略不同,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厚此薄彼,何况不同的智慧适合不同的年代。
长安不在了,可长安城还在,大汉不在了,可时代还在,有些时候在想我若是出生在汉代会如何看待当时的长安?
汉代的建筑比如未央宫、建章宫我是极喜欢的,究其根源在于阙;我想我对阙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王勃送朋友时候提到过城阙所以我个人认为阙是用来望的,所谓阙么不就是门旁边的摆设,照现代人的观念大概有些浪费材料,不过在汉代则是一种地位的象征,老百姓家里能修得起阙么?即便是富可敌国,又有资格修么?所以汉代的等级不在于坐的姿势而在于住的门槛。看中国古代建筑史系列丛书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建筑物的格式与纹络,可不是单纯挂不挂鸱吻那么简单;是什么门户就用什么装饰,这在汉代是具有严格等级的,这点大概与其后的朝代倾向性不同,君主房屋的地势也许是最至关重要的。
我其实很想在建章宫与未央宫之间的飞桥上走几个来回,不过能在梦里完成也就算得尝所愿了;前一段时间听说汉学热的风声,让我一时有些迷惘,热与不热与个人喜好大概没什么关系。
汉是个个性很鲜明的朝代,而且也是个很讲求内外平衡的朝代。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提高了汉代女性的地位;汉代与之后的唐代女性地位都属于偏高的时代,这里还得插上一句,女生提女性地位总免不了与女权主义有些关联,不过这与我无关,在我看来女权主义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罢了,至于其他历史依旧是历史。汉代与唐代的贵族女性都有封地和属臣,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主体还是以男性继承人为主,但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待遇的封号、俸禄、臣属这也是不容忽视的。女性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外在也有一定关联,具体体现到对外交流;在很多时刻不同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彼此交流不可逾越的鸿沟,比如少数民族的妻后母娶寡嫂的习俗,这在汉族人眼里就是一种乱伦的行为。至于丧葬仪式,新疆一代的氐羌部落以及后来的吐蕃王国就有多种方式,而对于一贯以入土为安为主流思想的汉族人来说天葬、水葬就是惨无人道;同时由丝绸之路衍生出来的古罗马元老们的非议也可见一斑。
大概长安的繁荣也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只不过异域文化的融合在我看来才是长安的又一个亮点。
汉代的长安城与唐代在布局上有明显的,汉代的长安有些牵就渭水的走向,而唐代则严格按照四象的方位。
于是这造成我对未央宫的畅想与太极宫的留连。
有一段时间在上演《大明宫词》于是很多人一提长安便想到了西内大明宫,后来又演绎《汉武大帝》连带着建章宫又成为一段话题。其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只不过作为都城西安历时十三朝,其中历尽沧桑几经更迭难免留有一定痕迹,便是如今新修的人文景观大唐芙蓉园也有它匠心之处。
比如我现在去西安就要去那里转转,毕竟历史遗迹离城太远,可这人物景观却是交通便利。
有些时候在想丝绸之路在几千年前未尝不是一种便利,一如今日,开着越野车可能更快慰一些,不过我想骆驼更原汁原味一些。
于是乎东起长安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