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每年的大年初二,是我回娘家的日子。婆婆家离海远,过节端上桌的大多是肉、排骨、淡水鱼什么的。而我的娘家,村东边就是海。从小吃着海鲜长大的我,对海鲜更是情有独钟,蛤、砺头、鱼虾等,怎么吃也不够。所以更盼望
每年的大年初二,是我回娘家的日子。
婆婆家离海远,过节端上桌的大多是肉、排骨、淡水鱼什么的。而我的娘家,村东边就是海。从小吃着海鲜长大的我,对海鲜更是情有独钟,蛤、砺头、鱼虾等,怎么吃也不够。所以更盼望初二娘家的海鲜家宴。
说来惭愧,每年掌勺的都是哥哥。我给哥哥系上围裙的时候,嫂子转过头去偷着笑。哥哥好吃,也会学着做,我们都能跟着他享口福呢。母亲早早就把蛤、砺头、鱼虾等洗干净,我只负责烧火。哥哥说,先煎鱼吧,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鱼要浸了味才好吃。葱姜炝锅,面酱倒进去,接着加啤酒,再放鱼,然后再把各种调料一一放进去……
仰头看着哥哥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心底里有一朵被疼爱的花在恣意开放。
母亲和嫂子在炕上包饺子,边包边拉家常。嫂子告起哥哥的状,说哥哥经常扔下店不管,跑出去和那帮狐朋狗友吃喝。母亲快速包着饺子,听着,笑着,说,人在世上哪能不交朋赖友呢?再说,他在外面吃着哪道菜好吃,回家来就能做给你吃,不是也挺好吗?嫂子随即附和说,那倒是,没少跟着他吃好吃的菜。
哥哥听见了,呵呵笑着,锅碗瓢盆交响曲奏得更加欢快了。酱红色的鱼做好了,掀开锅,满屋的香气,充盈得年味更加浓郁了。我把做好的鱼放在炕头上,再用一个盘扣着,对孩子千叮嘱万叮嘱,看着点,千万别碰洒了。
哥哥吩咐我赶紧烧火,现在做原汁原味的水煮蛤,再来个油焖大虾,砺头最后上锅蒸。“妈,芸豆放在哪里?”嫂子不爱吃海鲜,哥哥总也不忘给嫂子做几样青菜。芸豆切丝炒肉,蘑菇做汤,蒜苔凉拌,哥哥也知道嫂子的口味,做出来的菜,真乃色香味俱全。
等到炕上的饺子包好了,我和哥哥的厨房大战也接近尾声。不会做饭的老公,后勤工作做得蛮好,率领孩子早把桌子搬上炕,菜肴上桌,只等着家人一一落座了。
外面阳光流淌,暖意融融;屋内菜肴飘香,亲情无限。
推杯换盏中,父亲说,多吃海鲜,在咱家海鲜不金贵的。这蛤,是我自己去海滩挖的;这鱼和虾,是你搞滩涂养殖的大姐送的;砺子是邻居给的。你们在外面买这些东西,就贵得很了,是吧?
我们一边吃,一边点头。在饭店里吃蛤,用盘子盛,在家用小盆装,砺头更是用大盆往炕上端。满口的大砺子肉,能当饭吃,那真叫一个过瘾。在饭店里吃虾,按人头摊,在家呢,自愿,谁爱吃什么吃什么,爱吃多少吃多少。
我扒一个虾送进母亲嘴里,母亲乐得合不拢嘴;哥哥也掀开一个大砺头,递到父亲手上,父亲推让着,接过来又递给身边的大孙子……女婿涨酒,媳妇夹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复融融。
无价的亲情啊,在每个人的心窝窝里逐渐发酵,逾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