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黄樱树,你真的走了吗?承载着无数仙河人美好记忆的黄樱树死了!我很伤心。她是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死去的!我更心痛。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与同事带着文学社的孩子们来看望这棵不知其年轮的黄樱树。秋风阵阵,天气微凉
黄樱树,你真的走了吗?
承载着无数仙河人美好记忆的黄樱树死了!我很伤心。她是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死去的!我更心痛。
在落日的余晖中,我与同事带着文学社的孩子们来看望这棵不知其年轮的黄樱树。
秋风阵阵,天气微凉。沿着山间小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黄樱树下。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一团黄色火焰般的黄樱树了!刚刚建起不久的方台和围栏紧紧地裹住黄樱树的根部,粗壮的主干依然挺拔,那盘虬卧龙般的树枝也依然倔强地伸向空中,没有鸟儿的鸣叫,只有秋风在树梢上发出低沉的悲鸣。透过那高迂十米,方圆二十余米的树冠和紧密团抱的枝干,我们可以想见其当年是何等的繁盛。然而那美好的形象只能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当中了。
同事是黄樱树下的土著居民,与黄樱树的感情也就更深切了,说起往事,声音便有些凝重。据说这棵黄樱树是国家的珍惜树种,在全国也没有几棵,因为其稀有,方圆百里便广为传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她的声名远播,绝不仅于此,黄樱树四季以黄色为主色调,每季颜色各有变换。春暖花开花时节,远望如嫩黄的大圆球,那娇嫩的颜色使人都不忍去触摸她。四野里的绿毯,映衬着这巨大的黄色巨球,那嫩黄的颜色直逼你的眼,格外鲜亮,成为观音庵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观,是周边学校师生们组织春游的理想之地。慕名而来的客人远至关中、湖北,都想一睹黄樱树的娇美容颜。于是整个春季,黄樱树都沉浸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夏日的阳光热情似火,娇嫩的树叶开始变得黄中带绿,细碎的叶子相互交错,密不透风,树冠如一把黄绿色的巨伞,形成一片阴凉,在田间劳作汗流浃背的农民只要来到树下,就能享受到难得的清凉。秋风起,黄叶落,然而黄樱树却容颜依旧,只是将贮藏的黄色再次释放出来,绿色渐渐消退,变成了更有成熟韵味的橙黄。万木萧条、缺少色彩的的冬天里,黄樱树仍以独有的黄色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直到来年的春暖花开。因其色调的变换,乡民便称其为变色树,又称“神树”,古树因此蒙上了上了神秘的色彩。也许是因了这棵神奇的黄樱树,不知那朝那代的仙河人便在这神树的旁边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观音庵,于是,逢年过节,这里便成了最热闹的去处,乡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将绸幛披挂于观音庵和古树上,并虔诚地焚化纸钱。乡民们说这“神树”和观音显灵,只要在此许下心愿,不久便能心想事成。因此,古树就和观音一起接受着人们的朝拜,成了人们的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精神寄托,这些精神寄托也让仙河子民们的衣着日益光鲜,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历史不会一承不变,当文化大革命的声浪传至仙河的时候,观音庵的鼎盛也就到了末日。狂热的人们将规模宏大的庙宇砸乱,用拆下的砖木建成了一座初级中学,只留下一个肃穆阴森的拜殿。古树不在封建文化糟粕的行列,自然幸免于难。没有了观音的神像,古树便承担起了庇佑一方子民的神圣职责。在破庙残灯下,黄樱树象一位慈祥的长者,深情注视着那些学子们起早贪黑苦学的身影,聆听着他们动听的成长故事,优扬而有节奏感的钟声敲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他们充满欢乐的求学生活连同黄樱树一起留进了记忆里,封存发酵,久而弥香。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说起初中生活,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想起这棵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的神树。说也奇怪,自从学校建起之后,作为当地的最高学府,这里的学生年年中考都在考区内,甚至全县名列前茅。走出的学子走进了全国有名的大学,还有的走出了国门。我想黄樱树是欣慰的,照片中学子们在那枝叶相连、密不透风的黄樱树下的留影,不正是她灿烂的笑容吗?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古老的神树没能留住这些可爱的孩子,96年的秋季,当最后一批学生从这里迁到新校区的时候,这里就显得有些凄凉。以前残留的破庙没有了,教室也没有了,只剩下断砖和地基里的石头在痛苦地呻吟。以后,连这些东西也不知到何处去了,黄樱树成了最后的留守者,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黄樱树却风彩依旧。
然而,寂静是暂时的,随着仙河外出创业人员的增多,人们再次想到了这个曾经给他们带来好运的黄樱树,于是他们在外出之前,便会在这里许下自己的心愿,当年底他们开着小车,鼓着腰包回乡的时候,自然不会忘记庇护他们的黄樱树。于是,整捆的火纸扛来了,整箱的礼炮拿来了,无数的绸嶂开始装饰着她的腰身,人们跪倒在她的脚下,虔诚地礼拜,用古朴的方式回报着给他们带来财运和幸福的神树。看着绽放幸福笑靥的仙河人,黄樱树的颜色更加美丽动人。
树下的人越来越多,供奉的神灵也越来越多,除以前的观音神像外,城隍爷来了,土地爷来了,风神、火神……都来了,这里重新喧闹起来。每一个牌位前都立着一个焚烧纸钱的熔炉,纸钱日渐多起来,火纸燃起的火苗炙烤着黄樱树的枝干,古树开始痛苦的呻吟,然而人们却听不见。腾起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曛烤着古树柔嫩的枝叶,震天响的礼炮震颤着古树的每一根神经。终于,古树熬不住了,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古树娇嫩的叶子开始凋落。
于是有热心的女副镇长带着专家来,在树的四周设置了围栏,给古树输入了营养液,洒下了生根剂,古树也曾一度恢复了生机,人们奔走相告,有热心人以《仙河镇国家珍贵古树发新枝再现古树新韵》为题写成新闻,以示庆贺。然而,树下祭拜的人却有增无减,纸钱的火苗越烧越旺,礼炮声越来越响,黄樱树在这个迷人的秋天里,在人们的顶礼膜拜中,没有再泛出新的鹅黄,在回光返照的日子里艰难地长出的哪些嫩叶蔫蔫的低下了头,在秋风中瑟缩着……
孩子们说:“让我们真诚的祈祷吧,也许她明年开春还会满树鹅黄。”于是有人带头祈祷。在孩子们虔诚的祈祷中,我注视着树下整齐排列的香炉,还有那堆积如毯的炮灰……
不知道明年春天,黄樱树还能不能长出满树鹅黄呢?黄樱树,你不会真的就这样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