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溜达荷花池
作者:裁画时间:2025-03-31 11:39:35热度:0
导读:现在的城市公园荷花池,当年叫影园,因了水。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改了名字叫九峰园,因了九块太湖石。一直到今天,进门处如同老翁的大石头,既抢夺人的眼目,又起了屏风的作用,是营造、构建园林的经典。与石头为伴
现在的城市公园荷花池,当年叫影园,因了水。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改了名字叫九峰园,因了九块太湖石。一直到今天,进门处如同老翁的大石头,既抢夺人的眼目,又起了屏风的作用,是营造、构建园林的经典。与石头为伴的,是个小小的池塘,一两尾红鱼,轻轻游弋在水中,逍遥快活。几棵睡莲,已经慵懒地准备睡觉,闭合起美丽的容颜。
太阳正在静悄悄地隐落。虽然没有声音,红红的光景却是容不得人不在乎她。即便已经是六点半以后,那个火球般的太阳,还是足矣让人看了就汗颜。真正意义上的汗颜!很快,我们走上了九曲桥。水面上,不多的几朵睡莲花,已经看不出颜色。它们与进门处的同伴们一样,按照自己的节律,睡觉了。这座汉白玉的九曲桥,每一幅画儿、每个柱子、每一根栏杆,都是荷花荷叶与莲子,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在告诉游人荷花池的名与实。
站在那个小小的拱桥上,四面看看。远处一道绿色的“海岸线”,便是荷花荷叶,荷花池真正的主人。从远处就可以看出来,这里的荷花很壮硕,高高的个子,红红的花。绿色的如同翡翠一般的叶子。每每有清风吹过,翻起的背面,犹如白色的帘幕,形成起伏的波。砚池染翰,水中小方壶一座,神仙世界。平时总觉得这里有很多的人,早上练歌,傍晚练拳。今天可能由于热的缘故,不见了。一个摄友,跪蹲着,不知道那个角度,有什么吸引了他。我顺着他的镜头看过去,除了水中的荷花仙子的绰约,没看出什么。
离开小方壶,回到岸边。游船泊在水上,有几分寂寞。广场上的音乐响起来了。音乐就是集合令,会招来很多很多跳舞的人。我曾经为这里舞者的壮观感叹过。忽然想起一个段子:鉴于广场舞引发的种种不快,某小区给每个跳舞的大妈发了个蓝牙耳机。晚上的灯光下,一群大妈们载歌载舞,不亦乐乎。可是走过路过的人,看到影影重重的人影,在无声无息中翩翩起舞,那诡异,那恐惧,可能不是笑话。正常和不正常,不过是一念间。好在这里不是。
荷花池跳舞者,不止一处两处。各有自己的圈子。他们可能由于爱好还是对音乐不一样的选择,就不知道了。平时有很多老人打牌下棋的亭子周围,这时候倒少了游人,颇有几分冷清。公园里溜达的人不多,大概都被强劲的音乐吸引去跳舞了。步行的石子路,踩上去有点疼。据说这样才能实现按摩的功能。既然有功能,多走几次,算贪了次小便宜。那些徒留根基的地儿,没有恢复过去的建筑,反而有了一点点的沧桑和頽圮。影园也好,九峰园也好,都是过去的荣光。属于今天的,就是一座市民公园,免费开放。
这座园子不因为免费而疏于管理,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一些老旧的植物,散布其中,是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起劲大叫的,是不知疲倦的知了。它们声音洪亮,绵长,是夏日里听得最多的交响乐。这种辛苦的小动物,生之不易,却用短暂的一生,讴歌欢唱!青青的草地上,一两只不知名的灰色的鸟儿,悠闲地漫步。我拿出手机,想留下它们可爱的模样。不曾想惊吓了它们。它们不声不响地展翅飞翔。展开来的翅膀,居然是白色的,好可爱的白!
不知不觉,走到了公园外面。一个类似大脚印的石头,刻下了荷花池公园的前世今生。我不止一次站在这块石头前,有意无意地瞄两眼。再多的记录,都是过去,有关今天的荷花池,又会有怎样的历史被镌刻?过了桥,我们从另一边再次回到公园内,继续我们的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