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花果山
作者:竹帛之功时间:2025-03-31 15:43:18热度:0
导读:此花果山非彼花果山也,因为山上没有齐天大圣,也不见“花果山洞天,水帘洞福地”的碑刻。但这里风景似乎并不亚于真正的花果山,故而得名罢。时候已是深秋,我有机会与同事一起到花果山去游览观光。花果山是祖山的余
此花果山非彼花果山也,因为山上没有齐天大圣,也不见“花果山洞天,水帘洞福地”的碑刻。但这里风景似乎并不亚于真正的花果山,故而得名罢。
时候已是深秋,我有机会与同事一起到花果山去游览观光。花果山是祖山的余脉,翻过几座山头就可抵达祖山风景区了。但那天由于体力所现,并不能实现这样的想法。
当汽车驶下高速公路,拐入通往景区的村间的公路时,我们的心情已经格外地舒畅了。在城市里看惯了钢筋混凝土的单调的色彩,而现在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尤其正是多姿多彩的秋天,更使我们的心情格外兴奋。
车窗外满目的苍翠,夹杂着红、黄色彩的果实,简直一副浓墨重彩的写意画。早苞米已经收割,晚苞米还在生长,金黄的稻谷垂着沉甸甸的谷穗,在秋风中摇曳。红薯、大白菜、萝卜,果树等等,不断地映入眼帘,告诉我们这又是一个丰收的秋天。
一个同事说,她分不清韭菜与麦苗。其实这对于自小就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并不是件新鲜的事情。也难怪孔夫子说读书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怪不得读书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从不嘲笑韭菜与麦苗搞不清楚的人,他们没见过,不知者不为怪。我不断地给身边的那位同事讲着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庄稼和作物,农村的将近二十年的生活,给我一生都刻上了深深的印痕。
经过两个来小时的颠簸,大概十点钟光景,车子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花果山。我们一行人相互说笑着,鼓励着,开始登山了。
山中的空气清新异常!清冽的让人心旷神怡,深吸一口,仿佛醉了般享受,我们置身在一个天然的氧吧。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秋雨,不由得让我想起“空山新雨后,山气晚来秋”的句子。
头上是碧蓝碧蓝的天,太阳便无遮拦地照下来,但山中的气候凉爽,我们并不感觉到热。我们一行人说说笑笑地走着,心情那样的舒畅,那样的轻松。
走不了多远,就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了。只见一条小溪从山上流下来,向着我们的后方欢快地跑去。捧起一捧清凉的水,洗涤手上的尘土,也仿佛荡去了心上的尘埃。在水洼处,可见清澈的水里游动着自由自在的小鱼儿,这让我记起了《小石潭记》中的句子“潭中鱼几许百头,置若空游无所依”。
观赏着山中的美景,继续前行。水声越来越大,来过的人说,快到瀑布了,那里有水帘洞可观赏。我们听到后,仿佛给已经开始疲倦的身体注入了新的动力,开始兴奋地向上登去。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前边果然有一道瀑布从很高很高的悬崖上飞身直下,跌落下来,水声便很轰鸣了。在北方的山里能见到这样落差很大的瀑布,已算是稀奇了,那瀑布让我们都高兴起来,忙着拍照留念。有人问水帘洞怎不见了,当地人说是水少了,才没了这水帘洞的景象。虽然没见到水帘洞的奇观,但有这飞下的瀑布和那轰鸣的水声,已足以使我们满意了。
接下来是很艰难的一段台阶,很陡峭,仿佛直上直下般,有几个年岁稍大,和体力不支的同事望而却步了,但更多的人是勇敢地向上攀登。
一路气喘着,拾级而上,小心翼翼地往上登去,一个,两个,三个,心中默默地数着台阶数。中间稍微停留了两次,几乎是一鼓作气登上了台阶的最高端,一共是三百七十六个台阶。
“无限风光在险峰”,登上台阶后,前面的景色愈加美丽起来,各种的树叶的色彩也丰富起来,绿的,黄的,红的,紫的,把我们包围起来,我们仿佛置身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这个时候,耳边的溪水依旧欢快地传过来,小溪在这个地方隐去,在另一个地方又出现,好象在跟我们藏猫猫儿玩儿。伴着潺潺的水声,一路欣赏着秀丽的景色,我们忘记了疲惫,忘记了劳顿,互相鼓励着向前、向前。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这样明媚的秋天,在这样多彩的风景中,在这样欢乐的氛围里,我们的身心舒畅极了。
“喂——”
同事们你一声我一声地高喊着,那欢快的声音在群山中荡漾,那一声声的高喊,把所有的烦恼与忧伤都呼喊出去,只剩下轻松自在的我们,我们便觉得轻飘飘似神仙。
前面的路越来越险,有的地方几乎没有了路,我们仿佛是一群探险的人穿行在原始森林中。
将近中午了,几个腿脚利索的人从前边回来了,他们说,愈走愈远了,可以回去了。我们才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不情愿地往回返了。
一点左右,我们一行人下山,在山脚下的一个农家饭店里吃饭。烤全羊,当地的农家菜,让我们大快朵颐,尽情地畅饮。“故人俱鸡黍,邀我至田家。开轩面场埔,把酒话桑麻”。
酒好饭香,心情快畅,这短暂的花果山之游,真是难得的幸事啊。
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