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那天,远在济南的老师傅又一次打来电话。80多岁的老人了,一口亲切的鲁西音调,听着还那么健朗,真为她的好身体高兴。电话的内容跟过去相似,仍然是二三十年前在老单位时的待遇问题。不过这次是集中讲工资。她细致
那天,远在济南的老师傅又一次打来电话。80多岁的老人了,一口亲切的鲁西音调,听着还那么健朗,真为她的好身体高兴。电话的内容跟过去相似,仍然是二三十年前在老单位时的待遇问题。不过这次是集中讲工资。她细致地讲,我耐心地听。虽然,从她一开口我就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她说过去调整工资的政策如何,单位某某领导如何,某某人如何;她比他们技能要好,但增资的时候没有;那人嘴上讲有能力到实际工作里拿不下来,却说要照顾。她当时找谁,谁怎么答复;找上级组织,组织怎么说……真要感叹老师傅的记忆,那人那事那情节,甚至谁的口气动作,都说的惟妙惟肖。甚至在她的描述里,我能看到那个秋后的下午,她推着自行车驮着小孙子,夕阳映在她圆圆的脸上,在机关办公楼门前那棵大柳树下她稳好车子,抱下孙子哄着往里带……在她讲的差不多的时候,我问候了她的生活和身体,祝愿她好好保重。她一再嘱咐:给我反映反映啊,我越想越不对,过去某某那王八犊子,硬坑了我了。我说好好,您好好保重,我有机会一定反映。确实有些对不起老人,反映这活根本就没法去做。且不说早就物是人非,过去的人早就没了踪影,当时怎么回事也已无法确认;即便是老师傅说的那样,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工资政策也只管当时,反映给今天的领导也无计可施,今天的组织根本无法帮谁“平反昭雪”。但是我无法给老师傅说真情,只能应承。我无法预料她下次再讲起来的时候,还会不会追问:反映了没有,领导怎么答复?
但我能够理解老人的心情。我早就从工作中得到体会,大凡退下来的人,没有工作之后会在很长时间里想工作时候的事情,会想各种待遇,想过去遇到过的人和事情,会置疑之前自己的待遇是不是正确。他们会在同样情况的人中间打听,会天南海北地对比,会到单位询问,还会到上级单位去证实。有时候我们一些负责劳动工资工作的年轻同志不耐烦:这老同志退了不好好休息,哪这么多事情,谁会专门克扣你那几个钱?这是他们不了解老同志的所思所想。如果懂得了他们的心思,就会热情接待,耐心解释了。
另一方面,我也理解老人们想有个倾诉对象的心情。他们日思夜想解不开疙瘩的事情,要不说出来,会闷在心里茶饭不思。只有找个合适的对象说出来,就会长舒一口气。其实有些老同志讲的一些不怎么合乎情理的事情,并没有几个追问结果的,他们也只是一时之间想起来,说出去,宣泄一下情绪而已。过后认真想来,客观形势反映到眼前,他们也会明白事情的可能与否。这也是我敢于应承老师傅“反映”要求的重要原因。有了想法想倾诉,并不是单是老人们有的需要,而是所有人都有的情感需求。谁的心理疙瘩不想早些解开?谁有了心情淤积不想快些畅快?谁有了快乐成功不愿意找人分享?倾诉,是过去到现在社会人生中极其重要的心理抚慰方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年轻人想到自己有老来啰嗦的那一天,想到自己的父母也可能会这样经常重复一些想法;老年人想到年轻人在今天的激烈竞争中不轻松,想到自己的儿女可能也要常常面对像自己一样的人或事,或许就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生活氛围了。再说,有人相信你,把自己的心事向你倾吐,也证明着你值得信任值得托付呢。
理解老人就是理解历史,理解今天的来自不易。每个单位每项事业无不经过从小到大从创业到发展壮大的历程。特别是我们所在这个戈壁深处的事业,更是体现出短短五十多年间国家航天伟业的历史。而老师傅他们这一辈人的经历,从个人说,见证的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就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而且这种奉献始终是默默无闻,他们这一批特殊身份的职工因为政策问题尤其待遇低下、付出重大。今天我们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行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想过去会是什么样子,更不会想到当年会那么艰苦,那些无私无畏的人们会做出那么多牺牲。是老师傅的唠叨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切不可忘却过去,更不可忘了曾经为这个事业奠基的数不清的前辈们,不能忘了通向宇宙脚下踩着的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而是无数人青春热血铸成的天梯。
理解老人,其实就是理解我们自己,是理解了世间人与事前世今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