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今天登陆自己的文集,才发现自己的文集很久很久没有更新了,汗颜之余,继而愕然,再而,不得不让我静下心来深思。曾几何时,自己对文字,特别是文学是那么的如痴如醉,如影随形,如饥似渴。每月除了生活费用,最大的
今天登陆自己的文集,才发现自己的文集很久很久没有更新了,汗颜之余,继而愕然,再而,不得不让我静下心来深思。
曾几何时,自己对文字,特别是文学是那么的如痴如醉,如影随形,如饥似渴。每月除了生活费用,最大的消费可能就是买书,到外地出差,书店是必然光顾的,家里的书柜上堆满了各类名著和著名作家的新作。除了书籍之外,最多的时候光文学刊物也订阅了几十种,北京的《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诗刊》、《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意林》;上海的《萌芽》、《收获》、《上海文学》;天津的《小说月报》、《散文》;甘肃的《飞天》、《读者》;山西的《山西文学》、《小品文》;湖南的《芙蓉》、《散文诗》;四川的《青年作家》;湖北的《长江文艺》、《芳草》;安徽的《清明》、《安徽文学》、《诗歌报》;吉林的《诗林》;云南的《大家》;河北的《思维与智慧》;福建的《中篇小说选刊》;河南的《莽原》、《百花园小小说》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色彩斑斓,似乎每天都可以收到邮局送来的杂志。闲暇之余,读读书,写一点豆腐块文章,也经常有文字见诸报端。也算小有收获,“混”成了市作家协会会员,经别人推荐,当了本地某报的文学编辑,依然做着“文人”梦,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裕,但精神倒很充实,依然觉得自得其乐。
上个世纪末,改革大潮滚滚而来,被企业的领导从报社要回到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兼宣传部长、董事会秘书,虽然依旧从事文字工作,但几乎全部是公文和新闻报道,随着工作的繁忙和应酬的增多,自己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少,而且非常零碎,但是依然没敢忘记文学。信息时代的来临推进了互联网的发展,给我利用零碎的工作闲暇时间提供了便利――上网,我在热人网站担任了一个文学板块的版主,同时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在红袖添香等文学网站建立了自己的文集,工作偶尔清闲的时候,上网看看帖子,回复或点评一下,与各位网友、文友互动交流。无论白天多忙,自己还慢慢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床头上总有几本书或者杂志,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然要读至少半个小时的书。偶尔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杯茶,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思绪,码一些文字,虽然几乎全部是一些随笔文字,但还算得上得心应手。在工作和生活忙忙碌碌中,自己尽力恪守着一片精神家园。
后来,单位发生重大事件,领导层因为经济问题几乎“全军覆没”,并且涉及到很多人。死缓、有期徒刑、缓刑,一大批高层、中层甚至普通工作人员落马。在案件查处过程中,我被检察院叫去核实情况几乎是家常便饭,虽然整个案件结束后我依然是清白的,但上级主管部门说考虑政治影响,调整了我的工作岗位。我能感觉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在别人的眼里,我那么多职务,整天在领导“鞍前马后”,应该是领导的“红人”,肯定应该进去的,怎么就没有进去呢?我哑然,生活在郁闷、困惑之中,深刻的感受着人心的叵测、世态的炎凉。事件后不久,我的婚姻也以失败而告终。当时,我左手拉着孩子,右手拉着一满车的书籍,背负着接近10万元的外债,悲怆的离开了那个曾经属于我的住房,我的家。
生活是现实的,现实是残酷的,除了孩子和外债,我几乎一无所有,虽然有份工作可以聊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但2000多块钱的工资仅仅可以保证房租、孩子读书和日常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繁琐的生活和沉重的外债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一腔热血冲动之后,迫使我不得不冷思考。我只好面对现实,对自己的生活、事业和未来进行盘点和规划。我把孩子转到了可以住校的学校,每周只需要在周末照顾孩子,先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对部门的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同志的积极性,尽可能给自己空出时间,腾出精力。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注册了一个小的商贸公司,把父亲从老家接过来帮助达理,我则负责协调外围关系,梳理自己的人脉资源后,从最日常的烟酒零售做起,慢慢的也发展了好几家单位为招待用烟用酒的固定客户。我的生活从此变得程序化、机械化,白天上班,中午下班盘点小店,进货,晚上或者请人吃饭,协调关系、发展客户,或者达理小店。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流逝,生活虽然进行着简单的机械化重复,但也平稳,且一天天有所改观。
在不知不觉中,我不知道是自己变得麻木,还是变得懒惰,或者变得疲惫不堪,反正床头的书依旧在,只是朱颜改,几乎没有翻动了;网站的版主自然也不做了,偶尔的上网,没有想到更新自己的博客和文集,只想听听音乐,说不清是宽慰疲惫的心灵还是慰藉孤独的灵魂,抑或是淡化自己的冷清。此刻的自己,脱离了音乐,似乎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游荡的灵魂……
回首往事,面对生活,我不知道是我在改变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翻阅心路,悄然蜕变,我不知道是在颓废,还是在适应生活,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