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树溪渡口的绝唱
作者:黛墨时间:2025-04-16 23:57:58热度:0
导读:阆中古城嘉陵江南面的天然屏风锦屏山脚左边,一条起源于江南黄华山方向的海棠小溪合寮叶沟水经原阆南桥斜绕过锦屏山背后流入嘉陵江怀抱的溪流,因曾有一棵古老空心树的存在,就有了空树溪及其渡口的得名。空树溪与锦
阆中古城嘉陵江南面的天然屏风锦屏山脚左边,一条起源于江南黄华山方向的海棠小溪合寮叶沟水经原阆南桥斜绕过锦屏山背后流入嘉陵江怀抱的溪流,因曾有一棵古老空心树的存在,就有了空树溪及其渡口的得名。空树溪与锦屏山脚右边的南津关及其渡口隔山呼应,与白塔山脚的马啸溪及其渡口,同为古今阆中县城南北水陆交通的要塞。而今,马啸溪渡口被嘉陵江2桥取代,南津关渡口成为旅游专线,唯有空树溪渡口,从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衰落,与21世纪初阆中古城北大门的沙溪场一样,逐步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自己对空树溪和渡口的初步涉足,是从留存于童年的依稀往事开始。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5月的一个星期天,奶奶和外婆带着上民族小学的我和其他几个孙儿,唯一一次去乡下捡麦穗,用于弥补自然灾害引起的家庭食物的短缺!从双栅子街口下的渡口上船,到达锦屏山脚左边的空树溪渡口上岸,踏着锦屏山下一条从南津关渡口到空树溪场街的羊肠小道,走向空树溪。当年,此条江岸小道上肩挑背磨步履匆匆的路人是比较多的!空树溪口不宽,大约10米左右,还不如古城的西门壕宽?溪水碧绿而文静,默默地流入浩荡的嘉陵江,溪口左边不远处,就是嘉陵江波涛翻滚的龙王滩,江水“哗哗”,令人惊骇!溪口右岸,就是空树溪场街,场街沿锦屏山梁弯曲,有着宁静中的神秘,袅袅炊烟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两边的瓦房和草房顶飘逸,偶尔有几处小卖店。与锦屏山那边脚下热闹的南津关古镇相比,相对冷清落寞?我们从场街匆匆而过后,经过绿荫遮掩古朴苍劲的来鸿桥,在祝家沟附近不远处已经收获过的麦地里捡麦穗。回家吃早饭的人民公社的社员们真是做到了颗粒归仓,地里几乎没有掉落麦穗,却弥漫着麦茬(桩、兜)和土地混合而出的荡气回肠的清香味。奶奶和外婆担心社员不允许下地捡麦穗,将匆匆拾得的少量麦穗装进口袋后,便带领我们顺空树溪口右岸绕过空树溪街回城。然而,还是被远处街口吃早饭的几个小青年发现,他们飞奔到我们面前,堵住了我们去空树溪渡口的道路,强行将奶奶和外婆手提口袋中的的麦穗一穗不剩地拿走后,方才放行。我们落魄地从空树溪渡口过河回家,上新街口附近高大的古黄桷树,应该见证了发生的一切?从此,奶奶和外婆再也不领自己的孙儿们下乡去捡麦穗了!只是古城附近的郊野,留下了我们采摘野枸棘尖、野菠菜、马齿苋、清明菜、鹅卵草和捡拾甜菜叶、青菜叶等回家充饥的身影……空树溪及其渡口,也从此刻骨铭心记忆犹新!
60年代中期,班上一位同学,成为我要好的朋友,他家就住在空树溪街上,为工商户口,他诚恳地邀请我去他家作客。也是一个星期天,我第2次过空树溪渡口到达空树溪街上,同学妈妈热情地招待了我,我与同学在街道及其附近的山野溜哒闲聊。那时的锦屏山,几乎都开发成为农田,只有几座破败不堪的庙宇殿堂和八仙洞里的八仙,无声地诉说着“嘉陵第一江山”曾经的辉煌……同学妈妈性情温和朴实,从她和同学间断地叙述中得知了空树溪的变迁。当时,到思依区的公路尚未贯通?很多由此方向到南部、剑阁等地的人们,就是从他们家门前的街道上走过的,附近还有卧佛寺的遗迹,因此才形成了约百余户人家的小场。人们在此歇脚休息,解除经过长途跋涉即将过河到达阆中古城的疲劳。这里,或许也是古代阆州到剑门关黄柏大道的起点之一?街道上那些磨得圆滑凹凸不平青苔着附的青石板路面,不知道经历过多少金戈铁马蹉跎岁月?也许,当年杜甫从南津关渡口登锦屏山游览,曾下山在空树溪停留休息后,再从空树溪渡口过河进入古城南门?才有了“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感叹?这并非空穴来风臆测假设,悠悠时空,什么都可能发生?
自几次往返从空树溪渡口去同学家后,弹指挥间,数十年过去,历尽人生的旅途和磨难,竟然再也没有涉足过空树溪了!空树溪渡口、南津关到空树溪的羊肠小道和附近的龙王滩涛声等,都淹没在嘉陵江14座梯级渠化航电工程之一的阆中金银台航电水域里。同学早已经全家进城,安居乐业。前不久,登锦屏山麓,俯视空树溪口,原貌巨变!空树溪街荡然无存,荒土一片,百余农家脱离故土,迁徙他处?不远处的阆中熊猫乐园,正以欢快的乐曲,召唤着八方游客,为空树溪渡口的沉沦,放响着最后的绝唱……
(2013年8月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