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过年了,吃年饭、敬老人、上坟、拜年、走亲访友,一年又一年,家家户户就这样按照传统春节的要求,将那些风俗习惯接承过来,延续下去。今天是大年初三,该做的事、该走访的人都一一完成,看着这艳阳高照的晴空,再也
过年了,吃年饭、敬老人、上坟、拜年、走亲访友,一年又一年,家家户户就这样按照传统春节的要求,将那些风俗习惯接承过来,延续下去。今天是大年初三,该做的事、该走访的人都一一完成,看着这艳阳高照的晴空,再也不想呆在家里浪费光阴,于是收拾东西,到机场接上儿子他俩,驱车就赶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洲,晚上住在凯里,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赶到了目的地,开始了西江苗寨、朗德苗寨游玩。
选择这个最不适宜外出旅游的枯水枯草的季节来到了这里,虽然眼前没有绿树青山的衬托,耳旁也没有百鸟的歌声和白水河欢快的流水声,但却少了人满为患的苦恼,看那半坡上古树蔓藤相依相缠,那半塘的河水悄然蜿蜒,穿寨而过,那飘渺的炊烟在瓦岩上徘徊旋绕,再看那一座紧挨一座的建在白水河上的风雨桥,它不但能够遮风挡雨,还是姑娘、小伙谈情对歌的地方,心里也顿生徐徐浪漫之情。
我用一整天的时间,走进西江千户苗寨居住的大大小小的吊脚楼;试穿了挂满银饰的苗族服装;穿行在大街小巷中淘银饰、品小吃;参观了建在西江的中国第一个苗族博物馆;赶去朗德参加了他们在广场举办的欢度春节大型活动,在广场上,我看到苗族的男女老少多数身着盛装聚集到广场周围,有中年妇女提着酒壶杯子给路人敬着拦路酒,有上百个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少集队跳着芦笙舞,有小伙盘腿坐在路旁玩排、有大姑娘小媳妇围坐屋檐下聊天、刺绣……
所见所闻让我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有了一些初步印象,对他们的昨天、今天、西江的由来,有了初步了解,西江是苗语的音译,意为苗族西氏之系居住的地方,有1000多户人家,将近5000左右人口,是我国最大的苗族寨子,也称苗都。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它特有的历史遭遇使其经历了数千年的种种变迁,造就它特有生活环境,生存能力、风俗习惯,并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苗族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以狩猎为辅,它的刺绣、剪纸、蜡染、银饰品等,手工制作工艺美术多姿多彩,驰名远扬,苗族人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当我从中了解到,中国的苗人是和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一样,被称为世界上两个最苦难深重、最顽强不屈的民族时,我对它更是由衷的敬重,并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了那份自然、沉寂、凝重、宁静、神秘的美丽。我不仅自问自答,是什么力量和意志让这个民族如此顽强坚定,又如此和谐安详呢?应该是他们对先贤们的民族精神的敬重缅怀、继承发扬,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对本民族深深的爱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