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中秋月圆之夜,我又一次来到千灯湖畔,顺长堤缓缓而下,跟随络绎的行人,步入逶迤的湖边小道,任如水的月华恣意地流淌。中秋的月夜,和白日的温热相比,多了几分清凉与诗意。月光下的湖面,缤纷萦绕,氤氲迷离,目光
中秋月圆之夜,我又一次来到千灯湖畔,顺长堤缓缓而下,跟随络绎的行人,步入逶迤的湖边小道,任如水的月华恣意地流淌。中秋的月夜,和白日的温热相比,多了几分清凉与诗意。月光下的湖面,缤纷萦绕,氤氲迷离,目光所及,湖光山色,亭台榭影,月光、灯光交相辉映,使原本明丽的千灯湖,光鲜华美,亮如白昼。曾经不止一次来到这居家不远处的湖边漫步,而于中秋的夜晚,徜徉此处,一种别样的韵味随碧波与月华一起涌动。
千灯湖,是我居住城市的城中湖,湖面约88000平方米,湖岸线长约三公里。这里与雷岗山毗邻而居,湖畔四围,层层花草,青青翠竹,迂回交错,翩翩袅袅,有万千盏灯柱亭亭而立,中间小桥流水,亭台轩榭,清爽宜人,潋滟成都市中一湾幽静而青翠的悠悠碧波。
沿着蜿蜒的湖边小道,我悠闲地行走,在一个湖边小亭中稍作停留,前方水面波光粼粼,灯光与水面倒影相连,我拿出相机试着拍摄湖边流动的霓虹和无边的月色,不时有谁人放飞的“孔明灯”跃入湖面上空,随丰盈的圆月一起跃入了镜头。
举目而望,千灯湖对岸是雷岗山,依稀中可以看到山朦胧的身姿,如一头横卧的雄狮酣眠不醒。山上望湖,湖面微波潋滟,霓虹闪烁,万盏灯光如星星点灯,晶莹璀璨,偶尔几条游船鱼贯而过,荡漾起几缕晃动的波心。临船赏湖,月光似烟一样飘逸而下,流光溢彩的千灯湖,因着如华的月光,晕染上一层柔和的色泽,婉约成一幅秀美的月色山水画。人绕湖而行,湖傍山而生,月华如水,水映月华。静默中,人群与月影,湖光与山色,融合成画中的工笔描摹,自然而融洽。
离开亭台,我沿着湖边小道继续前行,扑面而来的花香若隐若现。行走中,不时与岸边芳香的花树擦肩而过。千灯湖,幽而静,闲而雅,的确很适宜于漫步与享受,但也很适宜于沉思与遐想。在这中秋的月夜,且让我带着欢郁后的沉寂,任思绪随风,飞扬在这月华如水的自然时空里。
我不知道,人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带有某种偏执。原本,平日里不喜欢人多的去处,中秋的夜晚,我却执拗着要来湖边赏月。而这样的黄昏,有不少游人纷至沓来,不谋而合地来分享湖边这闲逸而皎洁的月色。自湖边蹲立着的音箱里不时传来悠扬的乐曲,随着晚风优美地回旋着,往日里麻木着的视觉与听觉,在这样的时刻也变得异乎寻常的敏感。
白昼的喧哗与骚动,在这中秋的月色下,也慢慢趋于安宁与和谐。滚滚的车轮,悄然停泊于路边栈道;匆忙奔波的脚步,寂静地栖息在湖边亭台;无数漂泊或坚守者的心路,沉甸成无声的歌吟,凝眸着亲人,悄然与圆月对望。
千灯湖,都市中人为的一湾清波,相对于江河与大海,它只是一个微小的存在,历史的尘烟中找不到它久远的记录,而它身处闹市,傍山而居,却一样把人带回遥远的遐想与自然的轮回中,日复一日,营造着繁华中的一片清幽。有人把城中湖比喻为城市的眼睛,而我却愿意承认它是一种精神的渴求,自然的回归。中秋夜的千灯湖,我欣赏着湖光,山色,华灯,月影,领略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亲密融洽与相映成趣。
我渴望,宁静的湖与行为的人,在精神的领域趋向一致。
于漫漫的行走中,偶遇相熟的人在热情地打着招呼,的确,天上秋期近,湖边月影清,千灯湖--这特有的中秋月色,都市中难得的一片静雅,应该有更多人来欣赏与品味。而当皓月当空时,我却不得不带着不舍离开这里返回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