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办公室门前的有一棵树,是夜瓢泼大雨,清早看见断肢残叶落地不少,躯干的断口处犹见水渍,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首先,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南宋《三字经》
办公室门前的有一棵树,是夜瓢泼大雨,清早看见断肢残叶落地不少,躯干的断口处犹见水渍,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
首先,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树的主干,可以严谨的律己;然一旦接触社会,也会不由自主的,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的被舒展开,渐渐的被浸润透。就像这棵树,根生芽、芽生苗、苗生躯,躯生干、干生枝、枝生叶……有叶,就该生虫了。其实先人也很可怜,引用他们的很多话,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尊敬他们,而是凑巧他们和自己想的一样,利用一下这些话,去反驳或者批评一个和自己想的不一样的人罢了。
国人向来品性如钢,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得不得了的人,不为社会所纳,“君子固穷”了。写文章的就是如此。读者甚爽,以为作者真是疾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怎么就不是个有钱人呢?倘若这些骂人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以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越来越愤世嫉俗。也许,如此炒作也是一条出路。
写到这里,那树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撑足了枝枝叶叶。看的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的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附庸风雅之际口号一呼也要以德服人。懂么,这是规矩。我们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规矩……
前两天发表了两篇怀旧的文章,一篇夸人的,一篇露骨的。夸人的文章自不必说,收到一致好评。露骨的文章,后果比我想象的严重。电话都快爆掉了。朋友说我思想品德不及格。我却觉得这总比没思想好。迫于无奈,依旧删掉了一些,就当作保护别人隐私了。就和这棵树一样,有种壮士断腕的痛惜。
我一个人在这里,望着对面层层叠叠的山峦,看着这颗已经斑斑驳驳的树,躯干上的皱纹已经密密麻麻,仿佛刀削斧刻一般。公司里人来人往还是像以前一样漫不经心,这样的生活像一潭死水但人们依然甘之如饴。人们并不是那么渴望文人范畴里的自由,如果你上去问问,大家都觉得自己过的挺自由。即便鲁迅先生再世,再次呐喊,恐也不能惊醒国人的美梦了,说不定还会被新时代的社会为了扬正气,给和谐掉。呵呵。而我们数十年来,都在收拾润之哥哥那个年代的烂摊子。比如计划生育的执行。比如社会制度的定格。当然润之哥哥不愧为一代伟人。虽人无完人。但本人还是很崇敬他的。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前后300年也无人可与之争辉。尤其到了今天,一切其实都已经具备了它的合法性。社会国情也是这样,特权阶级和利益集团你也已经不得不承认。网上盛传国家免除了好多贫困国家的债务。动辄几百亿的美元就不见了。真假不得而知。原委尚未有定论。我也很奇怪。中国的社会状况,已经好到这个地步了吗?我老感觉我生活的地方。到处都需要用钱和关系来开路。而还有很多人连解决温饱都成问题。这就好比一户人家,自家后院大火尚未扑灭。却把水都泼到胡同里防尘。我不是个政治家。看问题也许很肤浅。统治这个煤矿是幸运的,领导即使犯下错,人们却依然愿意相信那只是奸臣所为,并始终对最高权力拥有者抱有耐心和期待。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有这样一些人,越小的官他就越喜欢滥用职权。比如现在,我写到这里,有一个小领导就走了过来……我敢打赌,他要看见了,会说我不误正业的,说不定,还会扣除当月奖金。
我走出办公室,来到树下,摘了几片叶子,洗洗。放入茶杯,冲入热水,瞬间,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沁入心扉。
也许那些残枝断叶最后的心愿只是落叶归根,很不巧,一个扫地阿姨来了,只是一会,那棵树下,就已经全部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