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月牙泉
作者:督军时间:2025-04-19 12:35:15热度:0
导读:沙漠与清泉共存,的确是一道绝美的奇景。在敦煌鸣沙山宽厚温柔的怀抱中,有一洼形如新月的泉水,人们叫她“月牙泉”。来到甘肃敦煌,不去月牙泉,真的是一种遗憾。我们到达月牙泉时,正值太阳西下,夕阳的余辉静静地
沙漠与清泉共存,的确是一道绝美的奇景。在敦煌鸣沙山宽厚温柔的怀抱中,有一洼形如新月的泉水,人们叫她“月牙泉”。来到甘肃敦煌,不去月牙泉,真的是一种遗憾。
我们到达月牙泉时,正值太阳西下,夕阳的余辉静静地撒在月牙泉上,月牙泉宛如一位羞涩的少女,娴静秀美,眼波流转中有一种闲怡。
月牙泉东西长约300余米,宽约50余米,在荒漠中静静地躺了几千年,虽日月蒸腾,却千年未涸,尽管常年狂风凶沙,却千年未没。月牙泉边垂柳依依,芦苇摇曳,泉水清凉澄清,游鱼成群。据传,鱼叫做“铁背鱼”,能医治疑难杂病;草叫做“七星草”,有催生壮阳作用,吃了鱼和草,可以长生不老,故此泉又谓之曰“药泉”。月牙泉又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脱掉鞋子,光着脚丫在月牙泉边柔软细腻的沙地上奔走,舒服惬意极了。小导游在引导我们观赏迷人景致时,更穿插了很多美丽的传说。不过,我更喜欢白云仙子、月宫嫦娥的故事。
很久以前,敦煌一带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没有鸣沙山,更没有月牙泉,有一年大旱,树木庄稼都枯死了,人们干渴绝望之至,大放悲声。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经此地,听到人们撕心裂肺的哭声,心如刀割,同情的泪珠扑簌簌落下来,化为清泉,解除了人们干渴的灾难。为了感恩,人们修建了白云仙子庙。谁知,这惹恼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舞动袍袖,黄沙飞扬,化作沙山填埋清泉,欲逐走夺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力微道浅,斗不过神沙大仙,便到九天求嫦娥帮忙,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借来一弯新月,放在沙山中间化为清冽莹澈的月牙泉,供人们饮水浇田。神沙大仙又使出妖法,去填月牙泉,嫦娥知晓后,非常生气,谴责神沙大仙蛮横无理,欺人太甚,轻轻将衣袖一拂,大风顿生,把填泉的流沙吹上山顶。气得神沙大仙吼声如雷,沙山因此而鸣响,鸣沙山也因此而得名。
多美的传说啊,她是白云仙子的泪滴,她是嫦娥姐姐的月牙。人们赋予这泉水如此美仑美奂的故事,是生活在干旱沙漠中的人们对这清清泉水的尊宠、喜爱和感激,它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人们,滋润了千千万万个生命,护佑着人类与自然、与沙漠抗争。
月牙泉,梦一般的谜,但我仍想知道它相对合理的科学解释。小导游又认真的讲起来。
一说是断层蚀湖。由风力吹蚀作用,形成了丘间低地,通过月牙泉附近的断流层的上盘抬高了山中地下含水层,潜流涌出,汇集于洼地,形成了月牙泉。一说是古河道残留湖。认为月牙泉本是党河的一段河道。后党河改道,这一线河道渐被淹没,而月牙泉被保留下来。由于地下潜流在此涌出,形成众多泉眼,因此聚成了泉水。月牙泉千年不埋的神话,源于月牙泉四面沙山高耸,山坳随着泉的形状也成月牙形,吹进这种环山洼地里的风,由于空气力学原理,会向上旋,于是月牙泉周围山上流下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四面的鸣沙山脊的另一侧,故泉水不为黄沙掩盖。千百年来,正是这种独特的地形运动,使沙山和泉水保持着矛盾而又和谐的共生共存,虽风沙肆虐,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
在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在黑风黄沙中有此一水,在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神功,令人神醉情驰。“晴空万里蔚蓝天,美绝人寰月牙泉,银山四面沙环抱,一池清水绿漪涟”。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她是天的镜子沙漠眼,星星沐浴的乐园。”噢,美丽的月牙泉,看一眼,就让人永远魂牵梦绕的月牙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