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时总看到大院的一些女孩子们,抱着一只只可爱的小花猫,回家后就央求着母亲说:我也想要一只小花猫,几天后母亲终于同意了。于是我就和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宣布“谁要是能给我一只小花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时总看到大院的一些女孩子们,抱着一只只可爱的小花猫,回家后就央求着母亲说:我也想要一只小花猫,几天后母亲终于同意了。于是我就和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们宣布“谁要是能给我一只小花猫”我就给她三张玻璃糖纸(上海糖)的。
那时候,我们大院的许多女孩子,都会攒很多各式个样的的糖纸,因为上海糖是最贵的,所以糖纸也是最好的;因为只有当过年时,父母才能分给我们每人,一小包带糖纸的好糖,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舍不得吃,轻轻的剥下糖纸放在清水里泡一小会;再小心翼翼的拿出来,放在书中压好;这样好几年才能攒几张好糖纸。我这一着果然好使,不几天就有一个叫“小云”的女孩悄悄的跟我说“她家有两个小花猫特别好看”能给我一个,但是要再加两张糖纸。我说先看看吧;小云犹豫了一下,总算是答应了。当我看到她家的小花猫真是非常好看;“一身黄白相间的毛,两只小眼睛象两只玻璃球似的亮晶晶的,白色的小鼻子凉凉的,每当它叫时,两旁的小胡子一颤一颤的,四只小爪子收在软软的肉垫里;走起路来一点声音都没有”见到我和小云在看它,竟“妙秒妙”地叫起来;非常招人喜欢。我非常高兴忙说“就要这只了”并马上把装糖纸的书递给了小云,小云看了一下糖纸;含着眼泪把其中一只小花猫放在我手上,我小心地抱着小花猫飞也似的跑回家……
回到家后,在早已准备好的纸壳箱里铺了一些旧棉花;用一个旧书包搭了一个小窝,把小花猫放在里面;用一个小铁盒装了一些用菜汤泡好的馒头,用罐头瓶子装了一瓶水放在小窝旁;可小花猫,只是用小鼻子嗅了嗅盒子里的食,就回窝里趴着去了;并且不时的转动着小眼睛,战战兢兢地东张西望。好象是很害怕的一副样子。我怕小花猫吃不惯我家的饭饿坏了,忙翻出了前几天刚买的一只崭新的中华铅笔,想去找小云换点猫食。
刚走出家门,就看到小云正站在榆树墙旁用手绢擦着眼睛;原来小云也是放心不下小花猫,又不好意思反悔;只好站在院子里哭了。我一边帮小云擦了擦眼泪;把新铅笔放在小云手里,应小云可以随时来看小花猫。接着就领小云走进了我家,到小花猫已经安然无恙地睡着了;小云就问到:你给小花猫起名子了吗?我说还没呐;可看到小花猫睡觉时,毛茸茸憨态可拘的样子;象是一个毛线团,非常可爱,就叫它“毛团”吧。小云听到后,高兴的直拍手叫好。 
自“毛团”到我家,放学后我就那也不去了,写完作业就领着“毛团”玩。放学回家路过杏林河就在蒿草上捉几只水青蜓放在家里的窗户上,让“毛团”练习抓扑;“毛团”看到能飞的小青蜓非常高兴,总是跑来跑去地捉小青蜓玩。累了就跑到我跟前,吃一点我给它准备的小鱼和猫食,“妙妙”地叫并用几声;并用它那凉凉的小鼻子在我手上嗅一嗅又跑开了。
心照料下小“毛团”一天天的长大“。春去秋来“毛团”已长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猫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毛团外出的时间越来越久了,并且吃的食也越来越多了;体态也越来越雍肿了,已经好几天没看到毛团回家了;放学后,找遍了平时“毛团”常常玩的所有地方;还是不见“毛团”的踪影。无奈之下,我回到了家,不时地为“毛团”安全担忧.起来。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给“毛团”食盒里加满它爱吃的小鱼和菜汤泡过的馒头。于有一天我发现毛团的食总是吃的干干净净,来毛团总是在夜里回家吃食。一天我正在打扫院子,隐约传来一阵阵细小的猫叫声;寻着声音在仓房里一个大纸盒里我发现了三只刚出生不久的小花猫;“毛团”已经做了妈妈。
转眼“毛团”三个孩子已经能走路了,了满足“毛团”和它的孩子需要每天都准备大量的猫食;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毛团”买来小鱼吃,由于“毛团”孩子不会上高,每天“毛团”一个一个“叼”着它的孩子到窗台上晒太阳,听奶奶说:木板缠绕绳子竖在窗台前;小猫可以练习爬高,木板缠好后,然后“毛团”领着它的孩子在木板上爬上爬下很是惬意。慢慢的“毛团”的三个孩子就学会了上高和跳跃。“毛团”还在不断地教它的孩子们各种生存的本领;“毛团”一家幸福快乐的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