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的白金婚
作者:霜后花时间:2025-03-30 14:53:05热度:0
导读:“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而在我眼里,婆婆就是这么一位与世无争的老太婆。年老体衰的公公,又一次住院了。这次是不小心摔跤造成骨折。虽
“人之熙熙,皆为利来;人之攘攘,皆为利往”,不争就无法成名,不争就无法致富,不争就无法享有权力。而在我眼里,婆婆就是这么一位与世无争的老太婆。
年老体衰的公公,又一次住院了。这次是不小心摔跤造成骨折。虽然吃苦的是老头子,但受牵连的可以说是一大家子。公公吃喝拉撒睡,都要以婆婆为首的这些老老少少们主动出击,忙里忙外的照顾。特别是婆婆,一下子就成为没日没夜的陪护者。
远在杭州工作的小姑,只能请假三天,匆匆回家,又匆匆回去。远嫁外地的大姑不能久留在公公身边,丢下一些钱,也走了。小叔子一官半职的白天上班晚上应酬,只能双休日来打打游击。我和儿子他爸忙着生意,一会东,一会西没个着落,也只能按部就班往医院送上三餐四顿来表示一下尽心竭力。养育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的婆婆,老了老了还要老将出马来医院当公公的贴身丫鬟。
公公婆婆是娃娃亲,公公比婆婆大四岁。婆婆六岁就成了童养媳嫁给公公,十八岁就当了妈妈。从此,油盐酱醋,里里外外的操持着这个家。公公娇生惯养,脾气古怪。两位老人就这样风风雨雨在一起度过了漫长的七十载。
从六岁到七十六,这当中,想必婆婆是饱经沧桑,受了不少的罪,酸甜苦辣只有她心知肚明。这次公公住院,我们做晚辈的难得有机会,也有理由给婆婆理直气壮地声讨一下以往公公的所作所为。
话题就在晚上谁值班开始。累了一天的婆婆,说什么也不同意让小姑留下陪护,我们好说歹说,她才到我家睡一个哈喽觉,又急急赶回医院。看着眼皮都打不开的婆婆,我一边埋怨不停。小姑也怕老母亲累垮,话语音调提高了八度。最后,还是让平时和婆婆针锋相对的公公选择,公公看了看儿子儿媳女儿,目光里期待留下的还是白发苍苍的婆婆。不难看出,儿子儿媳女儿最亲,也亲不过这么多年朝夕相处的老伴。我们就你一言我一语,谴责公公平时对待婆婆不屑一顾的态度。让他明白,婆婆是他这一辈子最值的爱恋的亲人。
经常听到有人对夫妻相处的大致论述:“少来夫妻老来伴”。说的就是少年夫妻百般恩爱,缠绵悱恻,耳鬓厮磨。及至中年,虽激情消退,却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到了老年,一生的气力用尽了,自然就要相互依赖,相互搀扶,相与为伴,同舟共雨。年少时听到这句话,并不理解其中真正含义。随着年岁增长,看到很多“老鸳鸯”和睦相扶,安度晚年,才觉得这“老来伴”的重要性。
从婆婆的婚姻故事里,我有深深的感触:其实,只要夫妻之间负起责任,宽容一点,白头偕老还是很容易的。谁说这世界上没有圆满的白金婚?你看,我婆婆不就是其中一例吗?看到公公婆婆这一对“老鸳鸯”,那牵手相扶的一幕幕,我情不自禁会想起一首歌词中的那句话:“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婆婆对公公的关心照顾,那份体贴入微,让我读懂了风雨相伴中走过“白金婚”的老人,那相濡以沫的“老伴情感”。如果说年轻夫妻的恩爱是出于浪漫和激情,中年夫妻的恩爱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那么,眼前的婆婆已经不是用“恩爱”能够形容了,世界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够确切地形容她和公公之间的一切……
这么多年,婆婆她守护着一亩三分地,守护着破破烂烂的四合院,守护着朝夕相处的公公,守护着鸡呀鸭子的,她抱着一成不变的信念,守护着家就是守住幸福的人生哲理,就这样自强自立,开心着,乐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