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一个十一
作者:躇足时间:2025-02-08 08:57:57热度:0
导读:今年的十一跟以往有些不同,照常要做报表,照常要值保卫的班。不一样的是,家里多了一位老人,确切的说是多了两位老人,这些天家公回宜丰参加门球赛去了,十一只有家婆大人跟我在一起,比完赛后家公还是会回来的。上
今年的十一跟以往有些不同,照常要做报表,照常要值保卫的班。不一样的是,家里多了一位老人,确切的说是多了两位老人,这些天家公回宜丰参加门球赛去了,十一只有家婆大人跟我在一起,比完赛后家公还是会回来的。
上次他们回了一趟宜丰,家婆就有些想赖在那里不来了。这怎么行呢?一身的病,却不懂得照顾自己,回了宜丰,就又回到了家婆大人的迷信圣地,迷信怎么医得好糖尿病、脑梗。我们耐心规劝,让两位老人又回到了我家生活。
家婆说等她病好了,她会回宜丰的。我知道她是怕拖累了我们。我告诉她,糖尿病好不了的,这辈子怕是离不开了胰岛素。不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这并发症脑梗后家婆大人算是见识了它的厉害。刚来我们家的时候,她说屁股像个陀螺,有些坐不稳,右边的手脚又麻又僵,身体特别的怕冷。
老公是个大好人,到网上学,去大夫那里问,什么吃了好就给老娘买什么回来。每天或是肉,或是排骨,或是百合等等食材放到小电炖锅里给老人家炖汤,汤里还加些田七、天麻之类的药材。还买来了纯天然的酒配着药材给老人做药酒,每天让家婆吃上两调羹。
家婆的治病心态也很积极,家里的事见着就做,她说,必须做些事,多动一动,对身体的恢复有好处。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出门二三趟锻炼身体。如果早有这样的保健意识,真不会这么轻易的被脑梗逮着。过去要她吃控血糖的药,她也不怎么吃,都出现了糖尿病脚,莫名的开裂、干硬,反正不痛不痒,老人家无动于衷。多盯她几句吃药的话,她会说,知道,知道,菩萨会保佑我的。
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一阵子,家婆的身体看起来更好了些。右手比过去灵活多了,屁股像个陀螺的感觉也没有了。老公把家婆一些向好的症状告诉大夫,大夫说,可能,有些被堵的血管被疏通了。
老人家马虎惯了,身体稍微好一点点就开始马虎起来。今天打了针么?没,今天就不打吧。不可以的,每天都要坚持,不可以乱来。再过一阵子,到了初一,她要去庙里吃斋了。中午吃了斋饭回到家,问她今天打针了没。没,初一、十五不用打吧。谁跟你说了初一、十五不用打呀,你可不能自作主张,不可以寻着理由不打针。血糖控制不好,并发症来了,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好,好,好,我听你的话。话是这样的说,到底怎么做的,只有菩萨知道。
唉,感觉着两个老人已经没有自力生活的能力了,不是干不了日常的那些事,是不知道怎样活的对自己的身体好一些。只要让他们单独生活,估摸着并发症什么的,很快又会再现,寿命也会打折打折,狠狠的打折。我真感觉,老人寿命的长短有一部份取决于晚辈怎么处置他们。我对那些供养过长寿老人的家庭都心生敬意,那些家庭的人,在我看来都是善良的、温情的。
如果不是因为家里多了两位老人,女儿上大学后,我们的家就会变得相当冷清。老人的到来,让我们这一套大大的屋子,更多了一些人气与人情。我们请来的是爸妈,爸妈是最疼爱自己的孩子的。我不时感觉到两位老人对我的疼爱,供养慈爱的老人其实也是一种福气。
家婆大人张口闭口都是“命中注定”的理论。她把现在必须在我们家过的生活看做是一种“命”。她说自己的孩子个个都好,老公是尤其好的那一个,也不时的夸我这好那好的。我跟她说:孩子们都对她好,是因为她给了儿女许多的爱,是那些爱的付出为她赢得了子女的爱与孝敬。
十一的时候二弟和二弟嫂都来了我家,因为家里有了被叫做爸妈的老人,因此多了这样一份向心力与热闹。
每天和在大学读书的女儿通电话,不是因为不放心,就是感觉着一个知心的好友不在身边,想通过电话分享她生活的点点滴滴。女儿告诉我,学校很好,食堂很好,寝室里的同学也很好,好多同学都想家,但是很奇怪,她一点也不想家。妈妈,我在大学是个乖孩子,每天早早的起床读书,拜了班上羽毛球高手当师傅,跟她学打羽毛球。还报了针灸协会,推拿协会。我的推拿学的不错,感觉自己很有学习的天赋,接受能力很强,手臂的力气可能是因为喜欢打球的原因比一般的女生都大些。学得快当然好,不可以骄傲哦!练好一样本领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好些年。嗯,估计要十多年,二十多年都有可能。老师说了,学医要做好一辈子学习的准备。是啊,不过据说,大夫不太容易出现老年痴呆患者。可能是脑子用的比较多吧。我很佩服我们医学课程的老师,那些老大夫老师,个个一脸智慧的样子,好了不起哦。
十月一日下午近四点,在汽车站接女儿。晚上跟女儿说,还好,感觉是把自己的女儿接回来了。怎么样会感觉是别人的孩子呢?如果你瘦的剩下五六十,或是胖的一百三四的,可能我就会感觉把别人家的孩子接回来了。哪会这么夸张呀,不会的,你仔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健康的。这样就好,这样妈就放心。这次回来,黑了点,瘦了一点点。不过还行,变化不是很大。
我在值班室值班的时候有同事问我,没出去旅游?没,因为有人来了我们家旅游,我去不了。其实我也不喜欢扎着堆出门玩,再好的景致,人头太多了都让人感觉不是特别的舒服。
袁羽妈妈把我和女儿请去步步高吃了顿饭。这也是缘分,因为孩子,我认识了袁羽的妈妈小郭。袁羽也瘦了些,她告诉我她要考研的,如果有可能还要考博的。我笑小郭,你们家有野心基因。她说孩子像她爸,的确是野心勃勃的样子。我们家的闺女也得考虑考研,这倒是与野心无关,只与吃饭的有关。女儿想到市医院工作,进市医院据说至少都得是个研究生,或者,有天大的后门。我们家连宜春大的后门都没有,更不会有天大的后门。为了找一个好一些的工作,就得走考研的路。
我跟两个小美女说,读完研出来,二十六了,大了些,可能会影响今后生活的其它方面。两个小女人居然都说读研的时候就把人给嫁了。呵呵,但愿她们都可以找到好的归宿。
我们边吃饭,小郭边说,其实家里的经济是次要的,相貌是次要的,关键是要人好,人品好。我接下来再补充,性格要好……我说了好多,记得的不多,我的记忆力已经远远跟不上我那滔滔不绝的表达力了。女人们在一起,谈婚论嫁是个比较热衷的话题,这是那顿饭我们聊天的主旋律。我记得我给两个小女人都送了祝福,祝她们都可以找到一个好的人生的伙伴。
女儿给我们带了些礼物回来,给我的最贵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