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六月,荷花,还有炽热的阳光闪耀在绿树的枝头。披着厚厚的学位服,我站在北航绿园的池塘边,看一帮同学身着庄严的服装猥琐地搔首弄姿,旁边的人拿着相机东拍西拍,不由得哈哈大笑。然而这声欢笑里,却饱含了某种忧愁
六月,荷花,还有炽热的阳光闪耀在绿树的枝头。
披着厚厚的学位服,我站在北航绿园的池塘边,看一帮同学身着庄严的服装猥琐地搔首弄姿,旁边的人拿着相机东拍西拍,不由得哈哈大笑。
然而这声欢笑里,却饱含了某种忧愁。
毕业生的情怀是怅然而不知所措的,眼看着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远去,意识到残酷的竞争迫在眉睫,满腔忧愤无处发泄,有人借酒浇愁,有人沉醉梦乡,更多的人,只想在大学的末尾来一次迟来的怀念。往年每到离校的那几天,我们可以看见宿舍楼的阳台上有许多床单垂下,上面写满了诸如“北航,我爱你!”、“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等等煽情的语句。那个时候不懂,会拿了相机拍下来,然后引为笑谈。现在才明白,其实这不是哗众取宠。
不知道是不是文艺作品看多了,缅怀伤逝的基调总也抛不开,有时想学学人家“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潇洒,终究还是不免伤春悲秋。也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很喜欢看江南的作品,里面常常会有英雄美人永不相见的凄惨别离,《上海堡垒》里面江洋隔了十余年才收到林澜迟来的短信,意乱情迷一时惘然;《缥缈录》里边蔷薇皇帝马上横戈,抱着蔷薇公主的遗体痛哭流涕,最终怒发冲冠、血洗殇阳关的情节,都让人无法忘怀。凡人最爱诉离伤,校内网上好友们此起彼伏的状态更改无非都在感叹曲终人散,壮气蒿莱。
在这个时候,我又想起了那本著名的《此间的少年》,里面淡淡的青春往事,就像每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的记忆,经历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怀念的时候才感到忧伤。那些云起云落的少年时代,是真的一去不返啊!
我记得余华曾经对博尔赫斯的一句话深为赞赏,那句话是这样写的:“我一连好几天没有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余华对于这个“对干渴的恐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感到妙不可言。而在这个属于毕业生的季节,恐怕让我感到难以忍受的,是对于年华老去的恐惧吧。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意识到那些面容疲惫的中年人和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也同样和我们一样有过光艳照人的青年时代,而现在的他们已经锐气不存了,同时我也不可避免的想,有一天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为了一些琐事而愁眉苦脸,以致于新添了白发。俗话说“我即他人,人皆众生。”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的将来,这事情令人感到悲哀,也更加证明了青春的可贵。
坦白说,我有点后悔时至今日才明白年华似水、一去不回的道理。过去的时间里本来可以干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认识更多的人,可惜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不过,能意识到这点总是好的,毕竟来日方长。
年华就像气泡一样有着斑斓的色彩,却如此的容易破碎,那些我们曾经以为永不流逝的日子,去哪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