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山记忆之童年
作者:老瓜时间:2025-02-02 14:00:24热度:0
导读:庙山,像一个被人遗忘的词语,在我的字典里深深地存在着。关于“庙山”这个词,你或许会想到一定有许多寺庙。然而,庙山,其实没有庙。只是听外婆说原来有一座庙,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就被拆除了,我也无从考证的它的
庙山,像一个被人遗忘的词语,在我的字典里深深地存在着。关于“庙山”这个词,你或许会想到一定有许多寺庙。然而,庙山,其实没有庙。只是听外婆说原来有一座庙,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就被拆除了,我也无从考证的它的历史,也无从证实这里过去是否真的有寺庙,也没有因此而令人产生诸多遐想。在我的记忆中,只知道庙山是一座村庄的名字。
就在这座村庄,我度过了贫苦而快乐的童年生活。那时,家境贫寒,尽管父母亲勒紧裤带辛勤地劳动,但仍是朝不保夕。于是,父母亲在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决定将我送到外婆家抚养。当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地一夜没有睡好觉,那一夜,我透过窗户上的小洞,看到了天空闪烁的星星和一缕缕婆沙的月光;那一夜,我听着窗外的夜风,做着五彩斑斓的梦……
庙山坐落于西山坡,坡度很陡也很大,以至于庙山的存在像镶嵌于西山坡的一块镜子,映照出庙山人的纯净善良和勤劳质朴。让庙山人赖以生存的便是一片白桦林,一片不大但却覆盖着整个西山坡的三分之一,这足以让庙山人骄傲而自豪。就在这片白桦林的旁边,零星地点缀着十二户人家,这就是庙山,一个小得令人容易忽略的村庄。一块块形状各异的田地犹如一块块补丁,缝补着庙山人饥饿而隐痛的伤口……
舅舅比我大几岁,我们像一对好朋友,经常出没于那片白桦林抓野兔。顺着雪地上的脚印,就能轻易地找到野兔的窝。一发现有动静,野兔便撒腿就跑,舅舅边飞快地追去,我也边喊边紧跟着舅舅。野兔在雪地里是跑不快的,不到一个多小时,就能抓住一只野兔。我气喘吁吁地接过舅舅手中的野兔,从后腿上一提,一种胜利的喜悦便充盈全身,奔跑的疲劳也荡然无存。当然,很多时候是两手空空的,但也毫不在乎。到了晚上,舅舅给牛羊喂草,我便爬在锅台边看兔肉是不是熟了,这时外婆总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等饿了吧?”我使劲地点点头。每每这时,我馋得直咽唾沫。等做熟了,外婆总是夹肉多的给我吃,在一旁的外爷捋着胡子看着我狼吞虎咽吃样,总是插上一句:“慢点吃,多吃点。我们都吃过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并没有吃过兔肉,他们善意的谎言常常使我泪流满面,深感愧疚。
庙山缺水,水是庙山人的命,经常要到五里外的山那边去背水。一次,我和舅舅去背水,回来时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路面较滑,看着舅舅累得气喘吁吁,我想替他背一会儿,但他不肯,说:“你个小子,还没有木桶大,怎么背得起啊,等你长大了,就能背水了!”但我执意要背,舅舅也拿我没有办法,便让我背一小段路。舅舅帮我绑好木桶,我刚要起身,脚下一滑,水桶和人一同滚下了山坡,幸好一块大石头挡住了我。我强忍着疼痛,望着被碰坏的木桶和白花花的水,我吓呆了。我不知道那天是怎么回到家的,只记得,舅舅像一只发怒的狮子,扑到我身边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后,捡起破损的木桶独自走了……
那天夜里,我一夜没有睡着,我清晰地听见睡在我旁边的舅舅的啜泣,一直到天快亮时,才听到舅舅打呼噜的声音。也清晰地听到外婆和外爷的对话,“娃娃还小,你怎么就那么狠心打他,你个没心没肺的。”外婆说,“就一个木桶,你想打死我儿子啊,你连我一块打死算了。”“我就是让他长点记性,不好好教育啥时候能明白道理啊?我明天来把木桶修补修补,修不好的话就叫王木匠重新做一个。”……
第二天,我没有叫醒舅舅,一个人早早地起来去放羊,在那片熟悉的山坡上,我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我悔恨自己的固执,使唯一的木桶被摔坏,使那么多白花花的水白白地洒了,使舅舅挨了一顿冤枉的打骂……等我平静下来时,外婆早已站在我身边,我一下子扑到外婆怀里,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外婆依旧摸着我的头说:“好娃娃,别哭,男娃娃要勇敢,长大了才有出息嘛!”我拭干眼泪,点了点头,向跟在外婆身后的舅舅说:“舅舅,我对不起您!”舅舅笑着说:“哎呀,没事没事,哈哈!”便一手拉着我,“咱们采蘑菇去!”我一边走一边不住地回头,望着外婆颤巍巍的身影,渐渐远去,泪水再一次模糊了我的视线……
庙山没有新鲜的蔬菜,但却有着许多丰富的山野菜。一到雨后天晴,庙山和我一般大的孩子们便进山采山野菜,他们也不把我当外村人。我们十几个孩子,一路嬉戏一路唱花儿,还有的吼几句从大人们那里听来的秦腔,学得也蛮像的。稚嫩的童音在山间回荡着,萦绕着,久久不绝。山里野菜很多,比如蘑菇、狼肚菌、蕨菜、鹿角菜、柳花菜……不胜枚举。到了晌午时分,大家便坐在一起,把各自带的干粮放一块儿,分着吃,像一顿丰盛的午餐。吃饱后,便看各自采的野菜,谁没有采满,大家就帮着采。就在大家互相帮着采野菜的时候,我偷偷地编了一顶花帽,趁大家不注意时,悄悄地塞在那个叫小花的背篼里的野菜下面,同时,也编织着一个少年懵懂的梦。等大家都采满之后,便一起回家,累了大家一起歇会儿,又是唱花儿又是吼秦腔,收获的喜悦再次布满山谷,远处的晚霞映照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庙山人有着一年四季吃不完的山野菜,平时采的山野菜,除了留些现吃的外,其它的晒干后便存放着,到了冬天就拿出来泡着吃。这或许是庙山人能够长寿的秘诀,也是庙山人很少生病的秘诀。
……快到十岁那年,我才去上学。因此,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熟悉的庙山,离开了那片白桦林和庙山的亲人,离开了那个遥远的梦。岁月的大河可以冲走一切,但冲不去心中那份刻骨铭心的爱。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往事始终萦绕在脑海,外婆那朴实而饱含哲理的话一直激励着不断努力,也将激励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努力。“庙山”这个词也将永远铭记在我人生的字典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