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我第一次领教“热极”的滋味,还是在新疆吐鲁番的沙漠植物园。那天,汽车刚刚在植物园门口停稳,几个一路上在车窗上指指点点,议论不休的年轻人,便争先恐后地从车上跳下来,一窝蜂似地向园门口跑去。望着这群年轻人
我第一次领教“热极”的滋味,还是在新疆吐鲁番的沙漠植物园。
那天,汽车刚刚在植物园门口停稳,几个一路上在车窗上指指点点,议论不休的年轻人,便争先恐后地从车上跳下来,一窝蜂似地向园门口跑去。
望着这群年轻人的背影,我不由地笑了。心想一定是植物园中浪漫的沙漠风情,让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急迫了吧?
然而,还没容我们离开座位下车,已经跑到园门口的年轻人,很快又嘻嘻哈哈地跑回来了。他们拥在车门口,一边争先恐后地往车里挤,一边不停地大声嚷着:“太热了,简直都要把人晒死了……”
热是吐鲁番的招牌气候特征,海拔低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入口处,树立着一块牌子,牌子上面用很醒目的阿拉伯数字标记着其地理位置的海平面高度为—80.97米。吐鲁番是全国海拔最低的地方,其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达145米。—80.97米的海拔高度,已经是我有生以来到过天底下最低的地方了。
植物园中的沙漠植物种类很多,多得却只让我记下了一种——胡杨树。据有关资料介绍,胡杨树为落叶乔木,它是世界植物界中非常稀有的一个树种。然而。世界上却有95%的胡杨在新疆,新疆胡杨的90%则在塔里木盆地。胡杨一般高10米至20米,最高可达28米。胡杨树也叫变叶杨,我见到的胡杨树,一株树上由下到上,就分三层生长着柳叶状、菱形状和椭圆状三种形态的树叶。据说,胡杨的根系非常发达,树冠所覆盖的范围,大致就是胡杨根系伸展到的地方。胡杨虽然生长缓慢,却是非常耐旱、抗盐碱、抗风沙的树种,在茫茫沙漠之中,它具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异乎寻常的生命力。所以,有人喜欢将胡杨比作是北方的汉子,说它即朴实又健壮。
胡杨树是沙漠中的英雄,我们却不尽然了。如果有人细心地观察,在我们这支人多势众的队伍中,几乎人手一只矿泉水瓶。人们撑着遮阳伞,频频将水倒入喉咙的举动,几乎成了沙漠植物园中又一道风景。植物园中的阳光很强烈,尽管天气相当酷热,一些女孩子除了手中的阳伞外,还毫不例外地用任何可以找到的东西,将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
然而,尽管酷热如此,我却没有一点儿汗涔涔的感觉,即便是我周围的人,他们也没有或大汗淋漓,或汗流浃背样子。是啊,我们身上的汗水都跑到哪儿去了呢?
原来,吐鲁番既是中国最热,也是最干旱的地方。据说这里每年的降雨量仅有十几毫米,年均水汽蒸发量却高达三千多毫米。所以,尽管酷热难当,却很少见到有人汗流满面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吐鲁番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相差如此悬殊,她为什么又素有沙漠绿洲的美誉呢?
参观过林林总总的沙漠植物后,我们随导游来到一处土坎儿下的洞口前。
“这里是坎尔井地下暗渠的一个出口处,大家知道,坎儿井是我们新疆人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
我随导游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渠清幽幽的泉水,正从那个土坎儿下的洞口中静静地流淌出来。
据介绍,新疆的坎尔井水完全来自于天山的雪水。每年春暖花开后,天山融化的雪水,一部分从地面上流走,被称为径流;另一部分从地下流走,被称为潜流。坎儿井就是将潜流引出地面用于灌溉。一条坎儿井主要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和涝坝组成。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等的渠道。在开凿地下暗渠时,为了出土和通风,每隔二三十米要打一眼竖井。据记载,古时人们就是从竖井下去,头顶油灯,用坎土镘向左右开挖,一节节地接通,再连接起来,成为地下暗渠。我们在坎洞中见到再现古代维族人劳动时的情景,就是这样一个场面。
据统计,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有一千多条,全长加起来比黄河长江还要长。因此,它被人们与长城、大运河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之一。
说实话,在坎儿井面前,我并没有将它与长江黄河相比较,却联想到曾经去过的四川都江堰。我一直在想,同为著名的水利工程,古代先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天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九月中旬,正是葡萄熟了的时候。
说起吐鲁番,除了热以外,许多人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那里盛产葡萄,是驰名中外的葡萄之乡。然而,吐鲁番最著名、最核心的葡萄产地——葡萄沟,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至少我是如此)。这就好比许多人都知道龙井茶产自杭州西湖,却很少有人知道龙井茶最著名的产地——梅山坞,这座位于杭州西湖湖畔的小山村一样。
葡萄沟是一道葱郁的山谷,我们在一位维族少女带领下,来到这一片偌大的葡萄王国。清幽幽的果香,一望无际的的苍翠,还有一座连着一座,一道紧邻一道,既高大又宽敞的绿色的长廊……行走在茫茫绿海中,与数不胜数的一串串,一挂挂或红、或紫、或绿、或黄,璀璨如宝石,晶莹若美玉的葡萄相依相伴,闻果香,赏美景,够赏心悦目吧?
“瞧见了吗,那些就是我们常说的葡萄干了……”
我随导游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头顶密密匝匝的一串串果实中,发现许多已经风干的葡萄。导游见我一副诧异的样子,便微笑着解释说:“我们新疆晾晒葡萄干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我们眼前这个样子,葡萄在树上自然风干,这种葡萄干的品位最好,价格也最高;另一种是将葡萄采摘下来,然后晾晒在住宅上有许多通气方孔的房子里,这种葡萄干的品质也比较好;再有,就是将采摘下来的葡萄晾晒在地上搭起架子上,这种葡萄干的品质要稍差一些……”
“您瞧,我们把这种长得长长的、颜色有些发白的葡萄叫做马奶子葡萄,这种葡萄最适宜新鲜着吃,口感和味道也是最好的;您再看这一种,颗粒相对要小一些的葡萄,我们一般都要把它晾成葡萄干……”
在葡萄园里,我们就是这样边走边停,边停边看着,在一位漂亮维族姑娘的娓娓讲解声中,一路走来。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忽然,一阵轻柔曼妙的歌声,透过一道道绿色的屏风隐隐传来,那歌声伴着沙漠绿洲中的习习晚风和吐鲁番瓜果的清香,在浓荫如盖高大宽敞的葡萄架下久久地萦绕着……
“……知道我们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又香又甜吗?是因为我们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