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古人曰:生于斯、长于斯,而今魂系于斯。古时孟尝君的门客冯谖牵挂家中母亲,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古人如是说,我也如此说: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出生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我们有家是因为我们有
古人曰:生于斯、长于斯,而今魂系于斯。古时孟尝君的门客冯谖牵挂家中母亲,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古人如是说,我也如此说: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出生在哪里,家乡就在哪里。我们有家是因为我们有爱,生命在这里延续,父母在这里尽享天伦;我们有家乡,是因为在那里有我们童年的记忆,和家人一起走过的印迹,可以听到久违的乡音,真实而淳朴,宁静而无欲。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乡,但我们都离开了家乡……
当许多人都在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不知道乡关何处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诠释了这一刻心灵能安顿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特别意味深长。心灵安顿的地方或许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第二故乡吧。即使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比在家乡的时间还长,但我们很多人还是无法融入这个渐渐被熟悉地方,总是不时地记起遥远的家乡。“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渺,归思难收”。古人犹如此,我想,现在处于浮躁时代的我们,更是对家乡的怀恋!怀恋年少时无忧无虑的天真烂漫,怀恋年少时走过的那条小路,跨过的那条小溪,怀恋年少时一起玩耍时的轻狂,怀恋着家乡的那山、那水、那人……这些记忆,随着岁月的变迁,可曾看见—“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我们坐在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总能随着这首伴着我们成长的旋律刻画出一副美丽的画面。妈妈随我一起住了八年,突然有一天,妈妈说,我老了,我要回家,老家的房子要人看,我不能老在外面。于是,她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乡村。这样,我去家乡的次数也随之增多。每次回家,都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重大节日,一家人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不时地拾起童年的趣事。妈妈就坐在旁边,安静而慈祥。我们都知道,妈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这个家里,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放下工作的烦恼,祖孙三代尽享天伦。短暂团聚过后就是相继离开,我临走的那一刻,妈妈都是默默的送到门口,手扶着门框,那依恋的眼神,瞬间读懂了她的孤单。。。是啊,老人不缺啥,缺的就是儿女们不在身边。哪一年,妈妈老去,我们回来的次数就会慢慢地少了……
当我们渐渐的老去的时候,孩子也会慢慢的淡忘我们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