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世,让我们作竹子吧
作者:趵趵时间:2025-04-15 23:59:01热度:0
导读:一场秋雨一场寒,杭州的气温终于降到了30度以下。凉爽代替了闷热的感觉,湖边的散步也变得惬意了。绕过一片青翠的竹林,一个匍匐在地的庞然大物映入眼帘,那是棵很高很粗的树,从一圈一圈的树轮上看,年龄肯定在十
一场秋雨一场寒,杭州的气温终于降到了30度以下。凉爽代替了闷热的感觉,湖边的散步也变得惬意了。
绕过一片青翠的竹林,一个匍匐在地的庞然大物映入眼帘,那是棵很高很粗的树,从一圈一圈的树轮上看,年龄肯定在十岁以上。它被齐腰折断,象只断了脊梁的巨兽,就那样痛苦地佝偻着,白花花的茬口象支出身体的骨头。显然,这是十多天前那次台风的杰作。心旌一动,疑问浮上脑际:刚才路过的竹林,最高的竹子也不过碗口粗细,为什么台风来时能安然无恙?眼前这棵参天大树竟然比竹子还脆弱?我的问题让同伴面面相觑,谁也说不出所以然。
悻悻前行,看见凉亭里有两个鹤发童颜的老者在对弈。虽然夕阳正在吝啬地回收它的光芒,他们却没有一点慌乱的表示,仍然是凝神定气地冥想、不紧不慢地落子,那份从容不迫好象是在自己家的客厅里下棋。从同伴衣兜儿掏出烟,恭恭敬敬地递上去,又以同样恭敬的态度把问题提出来。幸运的是,怕他们听不懂北方话的顾虑很快打消,因为其中一个老伯在大连当过海军,普通话说的很好,靠他的翻译加手势,另外一个老伯、浙大的退休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植物课。
公认的事实是,评价一棵树的生命力有两个指标:地上部分枝繁叶茂,、地下部分盘根错节。但很少有人知道,树具有很强的排外性,两棵树的距离太近,其中的一棵会因营养不良而枯萎死去。树根亦然,一旦在地下遭遇,就会各自退避三舍,划定自己的疆界。竹子却不一样,那些看上去彼此独立、直指蓝天的竹子,其实在地下有着共同的根--竹鞭。竹鞭垂直分布在0-40cm土层中,其生物量与鞭段数、鞭长、鞭径呈正比,竹笋依附于竹鞭生长,身上是一个个的竹结。其实,诗中称竹子“未出土时先有节”是过誉,竹子是“未出土时先有结”,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关乎做人是否实诚的大事。
风暴袭来的时候,同根同祖的竹同仇敌忾,奋起抗争,而有着魁梧身躯的大树却是孤立无援,难逃天命,这就是那棵大树的死因。
找到了答案,却没有收获预想的快乐,因为想起了你。
亲爱的,你和我是什么呢?肯定是两根树,两棵无法纠缠在一起的树,因为我们相距如此遥远,打招呼的机会都是那么少,更不用说拥抱--那会让我们连根拔出、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果真的有来世,就让我们作竹子吧,作一根竹鞭上的两棵竹子。而我,一定要是离你最近的那棵,只为能牵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