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前去拜访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放。走进他的画室,东侧贴墙而立的书架上都是画册和工具书,西侧靠墙的立案画板上挂着他刚画好的牡丹图,屋中央画案上摆放着一幅正在画的兰花。大放对我说:“我喜欢兰
顶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前去拜访著名花鸟画家张大放。走进他的画室,东侧贴墙而立的书架上都是画册和工具书,西侧靠墙的立案画板上挂着他刚画好的牡丹图,屋中央画案上摆放着一幅正在画的兰花。大放对我说:“我喜欢兰花,只要有时间,我就要画上一幅。”
张大放是唐山著名画家,尤以花鸟见长,现为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新闻界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实力派画家。他与共和国同龄,自幼受父亲喜欢花鸟的影响,自攻花鸟画。“文革”中家被抄了,许多原作被毁了,但他没有放弃,经常与刘来源、孙叔文等人探讨研习绘画。参加工作以后,在企业工会搞美术创作。唐山大地震以后,偶然机会得以进入河北工艺学校深造,让招生老师喜出望外,他那时的绘画基础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在当时的学生群里,他也是年龄最大的,他在这所艺术殿堂里,把自己多年的自学探索与美术专业理论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花鸟绘画艺术实现了质的飞跃。毕业后到《唐山劳动日报社》当了一名美术编辑,一干就是30年。大放性格内向、沉稳,不事张扬,可他的花鸟画却是热情奔放。他继承传统笔墨的水墨精神,追求绘画格调的高雅,重点学习八大山人,在构图上学齐白石,老辣上学习吴昌硕,在当代创新意识上学习胡适夫、张一宗、霍春阳等。他师从当代著名画家许鸿滨老师,临摹王雪涛老师的花鸟画,还通过画册借鉴、总结书画语言,多年来一直向花鸟画家王志林、崔德喜请教,他还经常到花卉市场拍各种照片,回来仔细研究。对于各种画展,只要有机会,他就去欣赏,把好的传统东西都吸收进自己的画中。大放的牡丹画,在用水上非常讲究,通过运用很大的水,浸化纸的性能,把传统水墨的精神充分展现出来,既有八大山人用水技巧好的传承,又有他自己巧妙用水的创新,一幅牡丹,干湿浓淡变化舒展自然,色结变化呈现出格调高雅,他探究的是国画的灵魂。
他最喜欢画兰花,兰花是中国高雅文化的代表,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兰、赏兰、绘兰、写兰,一直是人们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他家里面养了各种兰花,他认为画兰花最叫功夫,能够锤炼笔墨,内行从中可以看到真功夫,一笔造型,一笔变化,一株兰花5个叶子,就画5笔,就像书法,一挥而就,没工夫重复。大放画的兰花,叶子飘逸俊芳、绰约多姿;花朵高洁淡雅、神韵兼备;令人感觉到一股纯正幽远、沁人肺腑的香味,十分受人喜爱。大放的兰花一笔造型突出,饱含着书法功力,结构造型,兰叶穿插,一笔长,两笔短,三笔破凤眼。花的笔墨组织体现着绘画精髓,这也是他作各种花鸟画的深厚底蕴。大放告诉我:“全世界兰花可供观赏的就有几千种,中国兰花就达上千种,每天都画也是画不完的,倒是越画越感到兰花的高洁、典雅。兰花本身比较淡漠,自芳自香,我画的兰花特别爱题:无人亦自芳。可能我这个人应属这一种。我崇拜兰花精神和品格,兰花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具有做人的风范,我一直觉得兰花淡漠的精神与自己做人相似,我只是在自娱自乐。”
大放画的梅、兰、竹、菊都是如此,他画的藤萝、牡丹众多花卉,叶子、花瓣,结构技法等基本规律也都很相通。他注重传统,厚古爱今,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他的追求很无形,有时看孩子们的画,觉得造型特别概括,找不到别人的痕迹,感悟到孩子们的绘画才是纯真流露,这正是成人所缺少的,他从中得到启迪,信手拈来,从中吸收天然的营养。他深知写意画是个减法,只有简练概括,以少胜多,最终才能形成自己的淡雅风格。大放认为,有些事情只有目标,过程也要看天意,但是自己的目标要明确,眼界必须放开,眼光必须高远,创作一幅画,要能够看到毛病和差距,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绘画过程,也是永远学习的过程。
他默默的创作,静静的收获,他的花鸟画在国内外深受欢迎,河北美术出版社《新编花鸟画丛书》一共15本,大放的花鸟画就被收入了12幅。全国名家画牡丹,大放的2幅牡丹被收入《中国画牡丹画库》,成为经典名画。
在张大放的心中牢牢坚守一个信条,避开市场行画,真正的画家不能迎合市场,降低格调。他经常吟诵古往今来的兰花诗,其中明代一首《兰花》成为他的座右铭,“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他像兰花那样做人作画,几十年如一日,得到的是人们的喜爱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