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外地人称之为“沙河粉”的大米磨浆蒸成物,潮汕地区的人们将之称之为“粿条”,到底是从何年何月何日起“粿条”便大肆横行霸道于潮汕地区的,咱们的魔童兄弟也就无从考证了。隐约地只记得小时候,总会有卖“粿条”的
外地人称之为“沙河粉”的大米磨浆蒸成物,潮汕地区的人们将之称之为“粿条”,到底是从何年何月何日起“粿条”便大肆横行霸道于潮汕地区的,咱们的魔童兄弟也就无从考证了。隐约地只记得小时候,总会有卖“粿条”的小贩子吆喝着从巷子经过,每当这时候,老妈子也总是会从家中的米桶中勺出一袋大米,让咱们的小魔童兄弟去和人家卖“粿条”的小贩子换“粿条”,通常是一斤大米换八两“粿条”。
潮汕人以“粿条”做成的食物,可以分为“炒粿条”以及“粿条汤”两种,其中又以揭东县的埔田村的“埔田炒粿”以及揭东县的“桐坑粿条”最为著名。咱们的魔童兄弟从前因暗恋一名埔田村的女子,曾经数次到埔田村去吃人家正宗的“埔田炒粿”,然而吃过之后总觉得有些许的遗憾,大概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总有着一些煮食烹调的方法以及手艺被失传了吧?
揭东县的埔田村古时候盛产竹笋,大概到现在也仍是在生产着竹笋的,与埔田镇交邻的揭东县锡场镇的华清村,由于与埔田村交界,所以揭东的土特产当中,华清村所出产的“华清竹笋”也是挺有名的,只不过华清村除了竹笋出名之外,“炒粿条”却是毫无名气,虽然华清村所出产的竹笋与埔田村所出产的竹笋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地带。咱们的魔童兄弟曾经数次到埔田村去,图吃个正宗的“埔田炒粿”,总是可以在炒粿当中吃出了竹笋以及菜脯(萝卜干),故此又得出了“埔田炒粿”之所以盛名至今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埔田村的土特产竹笋的结论。
凭心而论,“埔田炒粿”的最大的特色,大概是在于“炒粿”当中加入了竹笋以及萝卜干(菜脯)炒制而成,然而在咱们的魔童兄弟的众口难调之下,始终都觉得“炒粿”当中加入竹笋及菜脯(萝卜干)有点味觉上的冲突。
竹笋炒食,贵在鲜嫩,并且竹笋通常有两种炒法:一种是将竹笋切丝先“粿条”而炒制;一种则是将竹笋切片,于开水中煮熟之后,放入“粿条”,与“粿条”一齐下鼎(锅)炒。然而和菜脯(萝卜干)一起炒食,则味道咸辣。两者同炒于一鼎(锅)“粿条”,自然难以形成味觉上的协调,所以咱们的魔童兄弟每每吃了“埔田炒粿”,总觉遗憾非常。
在对“埔田炒粿”的盛名失望之余,某日咱们的魔童兄弟在站前的阳美路前,一挂着“埔田炒粿”招牌的摊位上,多吃了一回“埔田炒粿”,只觉得鲜美无比。原来此摊位“炒粿”只加入竹笋丝以及猪肉,并未加入菜脯(萝卜干)入炒,更为难得的在于摊主在“炒粿”熄火之后,再加上揭阳有名的酱油调拌,既保持了竹笋的鲜嫩,又有酱油原料之鲜美,自是不可与在埔田村吃的“炒粿”同日而言。
在埔田村吃的正宗的“埔田炒粿”,反倒而不如在外地挂羊头卖狗肉的伪正宗,也不知是流传的年代久了,绝技成失传,抑或是绝技外传不内传,再或者说:总有着许多的烹调师在不断地改革改进新的“炒粿”方式。
大概是咱们的魔童兄弟多嘴了,想一想也不难知道为什么当年咱们的魔童兄弟的明爱暗恋对象不爱咱们的魔童兄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