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黄陵的收获
作者:行贩时间:2025-04-17 06:48:55热度:0
导读:初中那会,坐在教室里有意无意向北一瞥,就看见了雁门山,崛地而起,东西绵延。当时没有悠然见山的境界,只是时常在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又到了一年清明节,到了祭祀先祖的日子。往年我们一大家子所有人聚集起来,浩
初中那会,坐在教室里有意无意向北一瞥,就看见了雁门山,崛地而起,东西绵延。当时没有悠然见山的境界,只是时常在想,山的那边是什么?
又到了一年清明节,到了祭祀先祖的日子。往年我们一大家子所有人聚集起来,浩浩荡荡地去扫墓烧纸钱。大人们相互问候,聊聊一年的打算,小孩子跑前跑后熙熙攘攘。我是家族中最小的,那些土中埋葬的我一个也不记得。到了坟地,由家族里最长者烧纸烧钱,和逝去的老人聊一些家常,汇报一下子孙们的情况,最后一定要叮咛要过庙会了,把钱拾上,把逝去的那些亲戚朋友都叫上好好地过个庙会。十几年前是大伯说,后来是我父亲说,现在三爸能回来是三爸说,三爸身体不好不能回来,四爸也可以说了。到今年埋在土中的我认识的已经有五个人了,提前两天买了纸钱、金元宝和金条,还挤着弄到了几颗柏树,心想着去好好祭拜一辈子受苦受累的父母,烧点钱,让他们在那边生活好一点,汇报一下一年的事。10点多给哥打电话,问咱们是新坟,今天就去上吗?二哥说我们都回来了,怕你单位有事,就没叫你。我挂了电话有些失落,按照习俗上坟是不能分开去两次的,。
逝者已矣,生着可追!
岳父岳母也是一生操劳,凭着几亩白地和不放弃的担当,供四个儿女上学,如今儿女们都已长大成人,家中依然清贫,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更没有观过什么景赏过什么色。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要去看看黄帝陵想法。清明放假,我也没事了,在风清气明的日子是应该出去走走的。该是天作之美吧,前两天还阴雨霏霏,清明节当日春光明媚,暖意融融,于是就和他们一起去黄陵。一路过尧禾镇、收水乡、雷塬乡、五里镇、尧生乡、西村乡,一座山连着一座山,一条沟连着一条沟,有些地方路很窄,很陡,一路上拐弯不是一百八十度就是三百六十度,九十度的那都不叫弯,车子就像一只小虫子,隐没在万千大山大沟中,真真地体会到了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初中那会还想着要爬上雁门山巅,举目北眺,收万千景色于眼底,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才知道山的外面还是山。人的一生就是在翻山,追求山外的世界,如果山的外面还是山,没有尽头,人生不就失去了目标?既然山的外面还是山,不如就在这翻山的过程中领略沿途的风景,珍惜眼前人,做好手中事。
到了黄帝陵,轩辕桥上人很多,潮水一般缓慢地向上逆流,我们拥挤在一起,生怕一波拥挤,就走散了。公孙轩辕,战炎帝,灭蚩尤,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四十亿华人公认的共同祖先,所以我们除了敬仰还是敬仰,除了崇拜还是崇拜。因此我就想,今天一定要细细地看,一个景点都不放过,一个石碑一个石碑的读,一个字也不遗漏,慢慢地体味这华夏第一帝感受这万神之神的威仪,清明没能给父母上坟,一定得给祖宗的祖宗上一株香。我们一行人被人流裹进了安放孙中山、蒋介石、江泽民、李鹏等题字的石碑那一块,照了几张相,一转身,岳父不见了!我们估计他可能顺着人流往上去了,就紧跟着一路寻找,一直到了后面天圆地方的轩辕大殿,都没找到人。打电话信号根本发出去,好不容打通了一次,我问他在那一块,只听见他说在后面,我问是不是在轩辕殿,他听不清楚。人多声杂,年龄大了耳朵也不好使,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岳父打电话的习惯是把手机举到头顶。没办法,我们四个人分成三组,妻子和女儿、岳母和我分开寻找,不管找到还是找不到都在轩辕殿东北角的柱子下集合。我在殿里来回溜达,妻子到了前面有石碑的地方,岳母一直找回了轩辕大桥,一直找了两个小时,还是没有找到。
后来电话又打通了,原来岳父过轩辕殿,一直跑到山顶去了。见了我们之后他兴致勃勃地说山上路很长,山底景象尽收眼前。我们听了,只说时间也不早了,回吧。我们又翻山越岭,到五里镇我说吃个饭吧,妻子说尧禾豆腐瓢名气大,老人没吃过,在那吃吧。到了尧禾,天已经黑了。吃饭的人很多,饭半天没好,女儿饿得悄悄地问我饭怎么还没好,我只能说快了。黄陵一行,岳父收获了全部景色,岳母完成了去看看的心愿,我的收获就是带着他们走在去黄陵的路上。这个清明没能去看望土中的父母,能陪着岳父岳母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