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以2007年7月为界,我的生活历史被“毕业”这把刀拦腰斩断,幼稚意识与现实生活猛烈冲突,学生时代与社会青年握手言欢。到目前为止,有两样感情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一是对已逝时光的追悔与眷恋;二是对现实生活
以2007年7月为界,我的生活历史被“毕业”这把刀拦腰斩断,幼稚意识与现实生活猛烈冲突,学生时代与社会青年握手言欢。到目前为止,有两样感情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一是对已逝时光的追悔与眷恋;二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这两种复杂而又可悲的感情支配着我目前的生活。

一,逝者如斯
对已逝时光的眷恋,将会是我们人生永远也解不开的纽结。那些青春的、美好的的时光如风如梦地永远离我们而去了,惟留下我们茫然顿首的面容。真的,想想吧,你一生中有几个四年可以去挥霍?而所有这些追悔的情绪,源自对在已逝时间中我们仓皇而不在乎的生活态度。
在大四的最后时光中,为工作而忙成为我们生活的的主旋律。但偶尔停下来,当我望着那幢我们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时,不禁对着身旁的朋友感慨,真是好久没有去上自习了。已经养成的在学校学习的习惯被瞬间抛荒,只为了寻找一份糊口的职业。
而事实上,在校的时候,真正自己去自习室修炼的时候,又是何等地少之又少啊!我曾经的要在学校尽量的读书,以期达到研究生水准的目标,在我现在看来简直成为天方夜潭了。而比我更加颓废的人,那些在校时连图书馆也没有光顾的同学,比我们国家每年消耗的生猪量都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在,当彼此在通电话的时候,双方最多的感慨也是,在学校多好啊,读读书,上上课,同学在一起玩玩,简直天上人间啊。可是,这样美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与同学会面的机会渐渐减少,而昔日那些历历在目的欢快景象成了遥远的绝响。我甚至觉得,那时我没有发现周围一些女同学的好,将会构成我人生极大的遗憾。
这也是正是我的矛盾之处。一方面,要竭尽全力地去读书,另一方面,要度过这青春人生的欢聚时刻。而两者能否兼顾呢?我们每个人做得并不好,这也正是我迷茫彷徨的原因之一。在这个被时间和空间构筑的我们的生活中,对时间的把握并不是“去日苦多”最好的注脚。

二,欲壑难填
满足,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甩给我们的最后的信念。消费佯状成高尚的智者,说服着我们进行精神的、肉体的奢侈。当我进入这个带着伪装的社会时,发现无数多的人群开始了无畏的消费改革。更可悲的是,并不是我们非要消费,而是我们连最基本的消费都保证不了。
我的一些好友每次对我诉苦,总是很直接地说,自己变得越发功利了。我那可爱的妹子总是问我,你变了吗?我该怎么回答呢?当大四时期的一次高中同学聚会时,席间,我的从前的一位班长看着我说,秀才一点都没变。我也抱着笑意说道,看来自己保持得很好。可是,现在呢?
我的工作性质使我接触到了一些邓小平同志所谓的“先富起来的人”,他们虽不是所谓挥金如土,但出手却也是大方阔绰,开着宝马香车,别人说话时总是要对人家客客气气。而反观我们自身,正如来我们这里帮忙的一位担保公司的职员说言,买了一两万的股票,每天对着电脑,赚了几个小瞧就高兴的不得了了。
我现在也是无数散户中的一个“基民”“股民”。我每天生活的重大主题之一,变是对各种财经信息的浏览和关注,尤其是股市的涨跌分外看中。这种例行的生活习惯已经养成有六个月的时间了,这个数目正好是我毕业到目前为止的截止期。何等可笑。
与此相对应的便是,我的阅读的时间和精力的无限放小。顾此失彼,消费的欲望强烈了,精神的需求就会随之下降。最近我更是变本加厉,要阅读《国富论》的计划流产了,只读了几十页便被工作的任务和强度所吞噬掉了。前些日子的每天加班,我像是一个被激发出热情的疯子,随之我发现,我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逝者如斯和欲壑难填,形成了我现今人生的巧妙对偶。本来是对过去美好时间的眷恋和回忆,现在却转化成对欲望无限满足的激情,这是一个奇妙的讽刺。当我写完这些话时,我是在悼念还在幸灾乐祸?我突然发现,整个2007年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