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今年冬天,遭遇了百年一见的冰灾。到超市里想买一点青菜,需得左挑右拣,东掂西量,不仅菜叶子几乎冻伤(品相不好),而且价格贵出三四倍。青菜卖出了肉价钱,就索性吃鱼肉,吃的虚火上升,见油就腻,于是又想吃青菜
今年冬天,遭遇了百年一见的冰灾。
到超市里想买一点青菜,需得左挑右拣,东掂西量,不仅菜叶子几乎冻伤(品相不好),而且价格贵出三四倍。青菜卖出了肉价钱,就索性吃鱼肉,吃的虚火上升,见油就腻,于是又想吃青菜,到市场上一看,发现还是那老几样,价格只涨不跌,好在雪已化,冰已消,春天终于来到,于是想起郊外的野菜,往年这个时候,早吃上新鲜的荠菜炒鸡蛋了,可今年,菜场上却没见卖荠菜的人,冰灾冻害的危害可见一斑了。
超市里倒是有藜蒿卖的,扎好的一把把,翡翠般嫩绿,一望便知,这是大棚栽培的藜蒿,卖到七八元一斤,不仅价格贵,而且味道不见得地道。在鄱阳湖边,这藜蒿只是一种平常的湖草,怎么一进超市,扎上个塑料绳子,就如一夜暴富的“贵豪”一般。其实鄱阳湖的野生藜蒿,香味更重一些,又经过自然滋养,入口有一种阳光和露水的味道,那才叫新鲜和香脆。幼读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蒌蒿和藜蒿应该是一类东西。私下想,苏东坡不仅是诗人,而且是美食的名家,不是有美味的“东坡肉”吗?他一定知道藜蒿是无比的美味了。只不过不知,苏轼会不会“藜蒿炒腊肉”,他更不会想到,这种鄱阳湖边的草,成了南昌人饭桌上的宝。我等凡人饮食,没有多少佳话可留,但因物思情,因情念物,看到这超市的藜蒿,于是念起鄱阳湖,只是野外桃花未开,不知是不是“蒌蒿满地芦芽短”呢。
苏东坡还说:“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他把吃藜蒿和韭黄当为“尝春”的首位,于是趁着好风好日,我们来到了靠近虞家河乡的鄱阳湖边,准备采点野菜打打牙祭。
虞家河自庐山而下,汇入鄱阳湖的内湖芳兰湖后,再汇入鞋山外侧的大湖里,从地图上,虞家河是鄱阳湖最后一支较大支流了,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扇面。芳兰湖在扇面的中心,湖的名字取得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顺流而下,我们沿着河沿惬意地走着,小河的里长了许多青青的修长的草,其中有人道,兴许是水芹菜,我们于是都跳下河沿,下到青草地里去看个究竟,果然像芹菜,拔起来有一股青腥味,我们不敢确定,于是问在河边走路的老农,老农说:“这就是水芹菜,河港里到处都是,城里卖好几块一斤呢。”我们于是兴奋起来,藜蒿先没有看到,倒遇到水芹菜,我们也不顾什么斯文,探身到河中扯了起来,水芹菜太多,一扯就连根一大片。先丢在岸边,再去清水中清洗,这使我想起了《诗经》中的句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还没有到鄱阳湖边,就先有了大收获。
水芹菜可是个好东西,它多生于浅水沟旁或低洼地方;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水芹菜以食用其嫩茎及叶柄为主,可生拌或炒食,清香鲜嫩,常在冬春蔬菜淡季采收应市,在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一种很好的补缺渡淡的蔬菜。水芹菜还有许多食疗功效,清热利水、化痰下气,只不过青腥味重,回家炒前,最好用开水焯一下。我想,藜蒿可以炒腊肉,回去也用水芹菜试一试,反正过年留下的腊肉还有许多呢。
来到了湖边,我们没有看到成片长出的藜蒿,只看到湖滩里长的鲜嫩的蒿芽,看样子藜蒿是采不到了。可当地农民说:“其实这个时候的藜蒿根更好,我们当地从来不吃藜蒿杆的,那只用来喂猪,我们只吃藜蒿根,就是湖泥里那种白白的嫩根。我们就又高兴起来,没有刀子,铲子,就直接用手去松软的淤泥里去挖,泥里果然有许多的嫩根,拔出来放在鼻中闻闻,果然有一股很重的藜蒿香味。不一会儿,袋子里装满了白色的芽根,看着满地的狼藉,我们都停了下来,不能再挖了,意思意思一下,足以,像这样连根都拔掉,真的很残忍,有种断子绝孙之嫌,我们还是要爱惜一下母亲湖的生态。
回到家中,算一算账,花了五六块车钱,到超市买一点青菜也差不多,但在那广阔的旷野中得来的快乐却是无法可比的。一通洗切煎炒后,菜上桌了,记有:藜蒿炒腊肉、水芹菜炒酱干、再加一碟子辣酱,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