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塞外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在我久久的期盼中走来了。五一前的两场春雨,洇透了久旱的大地,暖暖的春风吹过,一夜间,城中泉山的树绿了,草绿了,山杏、山樱桃的花开满枝头,为此,我的心情格外好。女儿五一放假
塞外的春天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在我久久的期盼中走来了。五一前的两场春雨,洇透了久旱的大地,暖暖的春风吹过,一夜间,城中泉山的树绿了,草绿了,山杏、山樱桃的花开满枝头,为此,我的心情格外好。
女儿五一放假回家,一晚上试探我能不能带她出去走走。正琢磨着这个小长假的去处,恰好在老家察右后旗做“父母官”的老同事和在市里另一地供职的老兄都打来电话,一个说已经安排好,约我带孩子回老家植树,一个说相邀两三家到山西较近的几个景区景点看看,轻松两天。
看得出孩子拥抱春天、拥抱大自然迫不及待的心情,其实,我也早想走出去感受这个迟到的春天。给孩子说,这两项安排咱们都参加!
五一早晨天朗风清,七点钟从城里出发,不到八点到达察右后旗旗府所在地白音查干镇东五公里的植树地点。从旗里调市里工作整整十四年了,虽说每年回来七八次,但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的新变化,都让我有新的感受。白音查干气派漂亮的新城区平地而起,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工业园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建成通车使交通优势凸显,经过几年的围封保护和建设,城镇周边包括全旗的生态得以恢复。进入镇区时,有一座高大的骏马雕塑,我深切地感到,察右后旗经济和社会事业像春天一样,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就像这匹骏马一样腾空而起,正在飞速发展。
春天真是一个令人兴发感动的时节。省际大通道一侧,旗林业局两位局长和技术员已提前到达,没想到林业局副局长和妻子是多年不见的高中同班同学,林学院毕业,是从基层林业技术员一步步走上林业局领导岗位的女干将。正值春季植树造林时节,几天前,已有附近乡苏木植树专业队挖好了数百个标准的树坑,打早起,几台浇水车给树坑浇了水。按照技术人员的规范要求,植株、填土、踩踏压实,不到两个小时,一家三口栽种的30多棵高杆杨齐刷刷地直立路旁。副局长说,作为京津风沙源旗县之一,察右后旗为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做了不懈努力。每年春季植树,林业部门从选苗、挖坑、栽植、浇水、管护等各个环节都严格要求,确保了植树的成活率,你们每年回来看看自己亲自栽的树,五六年以后,肯定绿树成荫了。
带一身家乡的泥土,在旗府白音查干镇吃早点。说是早点,其实是半晌午老同事特意安排的一顿蒙餐,炒米、奶茶、手抓羊肉。盛情难却,只好成就这份美意,两瓶剑南春喝下去,宾主都带上了微微的醉意。因为已有出行约定,饭后便直奔山西。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名胜古迹也遍布各县市。中午从乌兰察布丰镇市集结出发,才知道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忻州宁武县和五寨县境内的芦芽山风景区。据说从隋代开始,芦芽山就很有名气,我只是在近年才有所耳闻,但一直没机会游览这处胜景。过大同、朔州,一路奔宁武,沿途或山丘或平原满眼都是春天的新绿。下午五点多,到达晋西北管涔山麓一个叫东寨的小镇住下。问当地人芦芽山名称的由来,宾馆经理说,芦芽山是管涔山脉中数座尖峭挺拔的山峰,常突兀于云海之上,宛如芦竹嫩芽破土而出,因此而得名。
次日早起,天气晴好。有导游引领,一行大小十几人驱车进入芦芽山景区。车子在盘山道上爬行,山区的原始森林、次生林越来越密,绿意越来越浓。车停半山腰,看整个景区峰峦重叠,林海茫茫,眼前有奇峰怪石,脚下是深谷绝涧。明末清初大学者、思想家傅山游芦芽山,写有“禽向岂无句,神山秘不传,芦芽才一到,幽韵与谁言?”的诗句,对此胜景极尽赞叹之辞。因时间关系,我们未能登临主峰,稍稍有些遗憾,但接下来游览的万年冰洞,让大家顿感惊奇。宁武冰洞形成于第四季冰川期,距今约三百多万年,洞外绿草如茵,山花绽放,进入洞内却寒冰凌然,冷气袭人。冰洞现已开发一百多米,冰柱、冰帘、冰花、冰菩萨玲珑剔透,形态万千,真是大自然的一大奇观。
随后进入一条峡谷,游览悬崖古栈道、石门悬棺群和小悬空寺等几个景点。走进峡谷,右侧是几十里长的悬崖绝壁,岩壁断层分明,想象中这也许是记载远古历史的一页页青铜典籍。左侧是连绵的峰岭,华北落叶松、云杉、各种灌木密密匝匝,青翠欲滴。谷底,小草在正午的阳光下舒展,一条山溪淙淙流淌,溪水泛出绿意,溪岸野花星星点点,而谷底林荫间,仍有多处未完全消融的冰瀑冰坨。游完三处景点,从谷底步行返回,见有的游客乘坐彩色篷布罩顶的马车,马儿脖子上系得铜铃叮铛作响,与游客的欢声笑语在山谷中回荡。路旁有一个二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户户都是篱笆围墙,一个慈祥的婆婆坐在松树根砍成的木凳上,捡拾篮子里的野菜,有一条小黄狗伏在婆婆身边摇动尾巴,友好地注视着过往游人。在这个古朴的小村,一丝微风、一抹阳光、一声鸟鸣、山民们平和生活中的一掬微笑,构成了大山里最美妙的春景。
宁武境内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汾河源。汾源位于东寨镇的西楼子山下,被称为“汾源灵沼”,泉水出口建有汾源阁。灵泉从石雕龙口喷涌而出,流入阁前的池塘,再流入汾河河道。这里,一池清波荡漾,池边堤岸杨柳婀娜,尝一口灵泉,就觉得汾河水哗啦啦地流过心田。说起来,我的祖籍在山西晋北,汾河,也是我的母亲河啊!
想起了《论语•先进》“伺坐”章记载的一段很美的文字。一天,孔子问及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将来的志向,子路说:我的志向是给我一个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外受侵略忧患,内有粮食不足危机,但只要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国富民丰,人人守信懂礼。孔子听完神情漠然,随后又冷笑了一声。冉有比子路谦逊,说,给我一个小国,我去治理,也只用三年,就可以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至于礼仪的事情,我可不敢做,礼乐兴邦的事情等比我高明的君子来做吧。问公西华,公西华说,我不敢说能干成什么事,现在只想在老师这儿学些东西。我的理想是希望在一个礼仪中担当一个小角色,辅助着司仪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治理国家管理百姓这些事恐怕担当不了。曾点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弹琴,听到老师问,不慌不忙,放下琴作答。他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我的理想。意思是,在一个万物开化、大地复苏、春风萌动的季节,穿上新做的春服,邀几位好朋友,带上几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