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曲牧歌
作者:扶病时间:2025-03-31 20:08:50热度:0
导读:“只有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被大山河流飞禽走兽,被出夏秋冬所怀抱的人们,才保留了田园牧歌的依稀微光。”——这是广西本土作家东西为一本中篇小说集《谁偷走我们》写的序中的一句话。虽然很迟,但还是在不经意间,因
“只有生活在大自然之中,被大山河流飞禽走兽,被出夏秋冬所怀抱的人们,才保留了田园牧歌的依稀微光。”——这是广西本土作家东西为一本中篇小说集《谁偷走我们》写的序中的一句话。虽然很迟,但还是在不经意间,因为不相关的小事见到了小说集的作者,机缘般的读到这本小说集。作家东西说“在文学被冷落的今天,我只要发现热爱写作的人,就会毫无道理地把他当作朋友,而根本不管他是不是我的老乡或者是亲戚,是不是说过我的好话或者请我喝过酒。对热爱写作者的热爱,除了表现我的义气之外,肯定还有一种自我安慰的潜意识。”所以,找他写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对此,他已开始警惕并学习拒绝,但是他却无法拒绝这本中篇小说集的作者——周敏。
方读罢序言开篇几句话,无论是对题序的作家,还是小说集作者周敏,已然又多了十分敬意。敬佩和他们一样热爱写作者,搁置原本完全可以过的流行生活在一旁,而坚持把自己独特而敏锐的目光投向所关注的社会某个或某些层面最真实的生活,背着新写实的剑笔,在现实和想象中行走,在钢铁水泥的森林里挥斥方遒,在大山秀水中泼墨挥毫。何等快意,又是何等的伤情!
每一位写作者都是独行侠,心灵的独行侠,在风起云涌的社会江湖中纵笔驰骋,书写社会不平;
每一位写作者也似一个船家,在人性的堤岸上为我们描摹出人的卑微与残酷、追求和无奈、放逐和坚守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窘。
每一位写作者更如牧者,心寄广博自然,怀抱大河山川,飞禽走兽,经历春夏秋冬,依稀中,唱响城市与田园的牧歌。
……
我始终觉得,文字本身都是独立的个体,它无色无味,无情无意,无喜怒哀乐,更无阴晴圆缺。唯有写作者,下笔如神来,顿时字里行间或五彩缤纷,或悲喜交织,或生机盎然。笔者情思万缕,读者感同身受。是呵,无论是现实还是田园,无论是生命之“轻”与“重”,牧歌的尾声,呈现了宿命的必然。船行千里,终究会靠岸;人性的轨迹自有他的终点,必然即宿命罢。
正如作家东西所言,“正是因为在小说中的‘牧歌’般的坚守,小说集的作者的情感才会向那个世界中的弱小倾斜,纸上才会有那么无助与伤情,才会有田园、放逐和宿命。”作者是“一个心灵牧歌的弹奏者,写作是他与外界最真实的联系方式”。
愈是如此,我愈觉惭愧,因为小说集早已于2007年出版,作者就在同一座小城,但一直没有拜读。倒总是任凭思想的百草园荒芜而极少耕作。
在此,谨以粗浅的文字,对所有坚守在心灵田园中的牧歌者表以万分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