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当现在的人们把自己置身于季节之外,享受着不分春夏秋冬的舒适的时候,儿时夏夜纳凉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份快乐和惬意是当今的孩子无法想象和获得的,也是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和描述得清的。那时的农村,没有
当现在的人们把自己置身于季节之外,享受着不分春夏秋冬的舒适的时候,儿时夏夜纳凉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一份快乐和惬意是当今的孩子无法想象和获得的,也是我无法用语言形容和描述得清的。
那时的农村,没有空调,没有电扇,没有电视,甚至没有电。凉床和芭蕉扇便是夏天招凉制冷的最佳选择。
每到傍晚,小镇上像我们这般大小的孩子,会自动拿起扫帚,蜂拥来到街头小学,把小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偶尔也有大人来参与,麦收时他们会拿来几把麦秸或蒿草,点燃驱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香的烟味,又用凉水把地面泼洒得凉意阵阵,顷刻间,开阔的小操场便成了吸引人的风水宝地。
一阵充满遐想充满希望的忙碌过后,晚霞收回了最后一片绯红。人们纷纷从家里搬来凉床竹椅,在这深蓝色的星空下,或坐或躺,海阔天空,谈天说地,海吹神侃。近的聊今年的庄稼收成,农事气候;远的侃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五湖四海的风景名胜。或亲身经历,或风闻言事,张家长李家短,无不成为纳凉消暑时的最佳吹牛资本。大人们时而高谈阔论,时而低声絮叨。常常忙坏了我们这群好奇的孩子,竖起左耳听王大伯谈古,愣起右耳闻张大叔论今。在这些言谈评论中,我们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许多人情世故,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大有“秀才不出屋,全知天下事”的收获。
会讲故事的人是最受孩子们尊敬的,我们便围在他身边,一边讨好地为他打扇,一边支愣起耳朵,生怕没有听清故事里的每一个细节。神灵仙女、妖魔鬼怪、名人掌故、趣闻轶事,构成故事的全部内容,有时会被故事里的恐怖情节刺激得毛发四竖,还是坚持着听完,然后就不敢一个人独处了,每每要喝水什么的,都要拉个伴,老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在看着你,吓得自己咕咕抢着喝了水,便快速从家里回到人群里。
夜深了,萤火虫打着灯笼漫天飞舞,有的人回家了,有的就在露天熟睡,宁静中透着依稀鼾声,远处的蛙鸣丝毫不影响他们安逸的睡眠,满天的星斗正俯瞰着劳作了一天的大地,人们期待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如今的社会,科学先进了,生活安逸了,但人们也不知道星空的颜色了。蜗居在斗室里,忙碌在竞争中,那恬静的田园夏夜,那惬意的海吹神游,那亲密的乡邻深情,谁还能有耐心去体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