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散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杜绝“美丽垃圾”还需政府发力“春节刚过,礼品包装回收生意也开始进入高峰期。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采访发现,在节后的各种生活垃圾中,占很大比例的是因为过度包装而增加的“美丽垃圾”,这些外表华美的废弃包装物既
杜绝“美丽垃圾”还需政府发力
“春节刚过,礼品包装回收生意也开始进入高峰期。近日记者在哈尔滨市采访发现,在节后的各种生活垃圾中,占很大比例的是因为过度包装而增加的“美丽垃圾”,这些外表华美的废弃包装物既浪费又污染了环境。”(02-17湖北日报)。
看完这条新闻,让笔者想起了买椟还珠的成语。说的是一个楚国人,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为了卖个好价钱,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然后,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随后,郑人将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将珠子退还给你。”于是郑人将颗珍珠交给了楚人后就抱着木盒子走了。
适度而得体的包装,的确有利于产品的销售。但是,正如唯物辩证法所认为的那样,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讲究一个度,过了度则产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象这位卖珍珠的楚国人一样,豪华的包装竟将珍珠的光彩都掩盖了。可见,过度的包装不仅不利于产品的推销,而且还会让人只关注表面的包装,从而忽视了产品内在的品质。实在是得不偿失。如果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古代的包装还仅仅止于名贵木料,对环境的污染还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但是现代的包装却是从金属到木料、从塑料到玻璃、从棉纱到化纤是应有尽有。不仅节后到处是“美丽垃圾”,就是平时,到处也是五颜六色的垃圾。风一吹,红纸绿代漫天飞舞;雨一下玻璃、塑料遍地开花。朝前看是垃圾遍地,朝后看是遍地垃圾,太阳一晒异味扑鼻。让人不胜唏嘘。
曾记得,早些年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不十分讲究产品的包装,但是,那些年,只要是质美价廉的产品都是非常畅销。特别是上海生产的产品更是市场的硬通货,到处都抢手。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知从何时开始,豪华包装忽然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许多企业不是的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是在产品的包装上动脑筋;不是在产品的内质上想办法,而是在产品的表象上玩花招。从婴儿吃的奶粉到老人用的衣帽;从男子用的日常用品到女士用的化妆品;从烟酒产品到副食产品;从家庭用品到办公用品,都用豪华包装。连果冻、冷饮之类的产品也是用花里胡哨的塑料制品包装起来。有些看起来光彩夺目的包装,里面的产品却是让人只有摇头的份。而那些豪华的包装品乍一看让人眼花缭乱,但却没有一点实用价值,是放在家中占位置,丢在外面成污染,除了让消费者多掏钱,让国家多浪费资源,再制造一些“美丽垃圾”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意义,让人憋闷。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近些年,尽管我国经济是持续稳定地增长,但是,这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仍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局面。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仍然靠后,人均收入更是与经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后列。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吸引眼球,多获利润,就不讲实际,不计成本,小产品大包装,差产品好包装,一般产品豪华包装也实无必要。
但是,如果我们把抑制过度包装的希望都寄托在企业的自觉上,如果不是过于天真,就是有意放纵这种行为。因为从根本上来说,企业和目的就是创造财富、追逐利润,它更多的是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待产品的包装,从市场的观点去考虑包装。它考虑的只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怎样才会更快的占有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科学、更合理地利用资源,更有力、更有效地保护环境,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政策的手段对产品的包装实行硬性的限制,统一规范产品的包装,最大限度地减少“美丽垃圾”,最大力度地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