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作者:支裔时间:2025-03-15 12:28:16热度:0
导读:有时候,我们总想写点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总觉得不知该如何定标题、开头结尾。有时候看到许多名家写的文章,觉得字里行间亦无奇特之处,平常得很,但如是自己动笔,却又不知该从何处落笔。很平常的一件事,我们
有时候,我们总想写点什么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可总觉得不知该如何定标题、开头结尾。有时候看到许多名家写的文章,觉得字里行间亦无奇特之处,平常得很,但如是自己动笔,却又不知该从何处落笔。很平常的一件事,我们可能一句话就说完了,但别人却可以写下一大段,而且非常的引人入胜。
还记得那位名誉南国的“流浪才子”周崇贤,这位被称为是从“崇山峻岭”中杀出的一匹黑马,15岁起就到广东打工,在工地上干过搬运、水泥工,在工厂当过流水线工人,应该说基层的工种他都做过,他善于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把这些经历都变成文字。他在某大学演讲的时候,一再强调生活就是他的老师,是生活这位严格的老师让他完成了700万字的作品,《海南日报》亦是花大代价才把他要过去。
从他的经历不难看出,如果不是他对生活处处留心,他是无法有这样的突破的。所以历代名家都说生活是一切文学的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真情实感,就不可能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因此,每一个有作为的作家,出色的作家,他首先是一个生活上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总结生活。对每个文学爱好者来说,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发现那些闪光的东西。有些朋友会说,我每天都在观察生活,每天都在体验生活,但就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确,生活每天都在周而复始,很平淡很无味,主要是我们要有一双独特的眼光,从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提取能写好文章的东西,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有些闪光点大家是共知的,可能觉得太平常了,但这太平常的东西在特定的时候就不平常。这就需要练就一双独特慧眼,这双慧眼是以文学修养来做底蕴的。我写过的一篇《为自己撑起一片晴空》,这在平时应该说是没有很大意义的,或者人家看了会有些莫名其妙,但在富士康上演“十三跳”的时候,就显得比较有意义,能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
文学在经历了“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和戏剧”,经历了文言文、八股文、白话文,到了现代,各种文学体裁更是不拘一格,形式更是多样、自由,出现了文学上百花齐放的全盛时期。这个时候的作家可谓车载斗量,加上言论自由,网络就成了让更多的平民展现自己文采的舞台。文章再也不是作家们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用笔来展现自己,加强与新朋旧友交流和沟通。但要写出好的文章却是需要有激情的,对生活的激情。没有激情,文章就缺少了时代和生活气息,就会变成了虚构的空写,再有才气的作家都会走向末路。所以说文章都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提取,文章才最有振撼力。(武侠小说例外,尽管虑构,却能引人入胜,但凡能超过金庸金大侠的估计是后无来者)。
要写好文章,还得多学习和借鉴。如何学习、借鉴,就得多阅读,拓宽我们的视野,不局限在一个小小的范围和某一类知识里面。记得一位朋友写了一篇《莫嫁文人》,这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而且又非常幽默风趣,让人叹为观止,就算再给我十年,我也难写出这样的文章。每一位作者要善于感知世界、体察人心。对紫金这样一个靠“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崛起的集团,我们就是要以平日努力的工作作为底蕴,来让大家时刻记住紫金人创业的艰难,保持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务实的作风。同时我们还要解读企业文化的内涵,用文化的宣传攻势来增强我们的凝聚力,如此,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宽更广,就能走得更远。
看得多,感悟得多,我们就会生出很多灵感,要随时记录这些灵感,多练手多写,在多写中提高自己调遣文字的能力,形成自己表达思想的风格。
记得广东番禺有位作家,以前只读过小学三年级,可他却写出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龙公主虎公主》最为小朋友们所喜爱。据他说,他平常看到的或想到的,就随时记在一张小卡片上,记完了就放在兜里,有时间就把这一张张卡片整理起来。他说他光整理的就有几大麻袋。有这么多的生活感悟,有这么多的素材,难怪他写起文章来得心应手了。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知少,平日多积累,当你想写什么的时候,灵感就自然来了。否则怎么会有“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说法呢?再好的记性也抵不烂笔头呵。有时候,你对某一经历只记个大慨,但这个大慨也能帮你在许多年后再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来。
当然,现代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多人已不屑于再做那样的记录了。有的人会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弄几篇,但如果没有某种经历,写出来的东西会很苍白,没有说服力。假使没有经历过知青下乡,却硬要写当年下乡的内容,即使东拼西凑,也只会让人觉得空洞。
有一位在深圳开工厂的朋友,他不仅会做老板,也是位很有才气的老板。他的文章清新镌永,看了爱不释手,简直是让人又羡慕又嫉妒又佩服。他是从一名流水线工人开始,做到拉长、线长、课长、厂长,最终他买下了他当初打工的那家工厂。他曾跟我说,写文章要耐得住寂寞,在别人玩乐的时候,你得多看别人写的,你得不断总结生活,你得不断练笔,你必须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我想,不管做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不付出比别人更多,又怎么能奢望比别人收获得更多呢。
自徐碧良总经理到贵州紫金,就掀起了《五项管理》培训热潮,我们写《五项管理》行动成功日志,旨在帮助我们培养永远的学习力,改变自身的不足,取得最终的成功。这其实也是一种记录生活的好方法,通过这本日志,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看到我们在不断进步中的亮点,若是生活的有心人,稍加整理,也是一篇成长成才的心得报告呵。
怪不得人们都说生活是一所最好的大学,的确,在这所大学里,我们能学到太多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让生活做我们的老师吧,这位老师将会教会我们工作、生活。
会工作,会生活,我们才能更好的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