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应该是政府的根本追求
作者:名不虚行时间:2025-02-02 12:33:26热度:0
导读: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一头连着群众的安全健康,另一头连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作为食品、药品生产大市的宁波,近些年来从制度着手管好“入口”安全问题。“必须时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离开公众利益去追求经济发展,政
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一头连着群众的安全健康,另一头连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作为食品、药品生产大市的宁波,近些年来从制度着手管好“入口”安全问题。“必须时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离开公众利益去追求经济发展,政府就是渎职。”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话毫不含糊:“事实告诉我们,政府放弃监管职能,只盯GDP增长,注定要付出惨重代价。作为‘最后的守夜人’,政府要通过依法监管,使强制的法律规范转化为企业内在要求和信念,成为企业的经营原则和道德品格。”(《人民日报》08月12日)。
“必须时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离开公众利益去追求经济发展,政府就是渎职。”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政府的职责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就是保障公共安全,就是保护公众利益。因此,政府被称为公众的“守夜人”。只有政府思路明确、措施有力,监管到位,那些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不法分子才有可能无处藏身,无法横行。人民群众才有可能吃上真正的放心米、放心肉、放心油;才有可能喝上真正的放心水、放心酒、放心饮料。社会发展才会和谐,经济建设才会健康。
近些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抢劫偷盗诈骗问题也日益突出,让百姓胆战心惊,十分不满。有人总结说:现在是吃什么都不放心吃怕毒大米、毒猪肉、地沟油;坐在家中怕骗,出门在外怕偷,走在街上怕抢。是物质丰富了,安全感降低了,腰包暖和了,心情压抑了。出现这些问题有许多原因,但一些地方政府的思路跑偏,职能错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有些地方的政府片面地理解“发展就是硬道理”,以为只要经济规模上去了,只要gdp上去了,只要财政收入上去了,就是发展了,群众就会拥护,天下就会太平。因此把全部的思想、精力、金钱都用于招商引资上,都用于亲商、护商上。为了招商引资是政策优惠无底线,只要有企业愿意来投资,有商家愿意来落户,对方要什么条件就提供什么条件,甚至以保护市场主体、保护生产要素为理由,设立“重点保护企业”,实行“企业生产宁静日”,不许执法部门进企业开展正常的执法检查,群众对企业的污染、扰民、不合格产品的投诉也不准受理。有的地方包工头到企业讨要工程款,地方政府还以扰乱企业生产秩序的名义将其拘留,农民工到企业讨要工钱,政府也调警察抓人。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有些不法企业、不法商家身上善的基因就迅速消失,恶的因子就快速膨胀,道德的血液就干涸枯竭,污秽的血液就喷涌而出。他们就胆大妄为、胡作非为。毒食品、毒药品、毒产品就层出不穷,强拆、强占、强压的事件就比比皆是。
笔者认识一位“企业家”,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曾经混得穷困潦倒,吃饭都困难。后来到外地转了一圈,在外地注册了一个名字十分洋化的企业,就摇身一变成了招商企业,回到本地大量圈地,财富迅速暴涨起来。但是,他的品位并没相应提升,他的德行并未有所改变。在圈地过程中,他到处欠钱,欠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欠农民的土地征用款,欠建筑公司的工程款,欠农民工的辛苦钱。手中有钱,他就是不愿意还欠款。农民土地被他占用了,他不给钱,农民给他做工,他也不给钱,农民讨要多次,他不是赖就是拖,农民找当地政府,当地政府也一推六二五。农民无奈之下,把他办公室的门锁了,这下,当地政府反应非常迅速,立马派警察抓了几个农民。事后,那位“企业家”不无得意地说:我只要不贩毒、不贩军火就什么都不怕!
还有一家在业内很有些名气的餐饮企业,在一个地方落户后,被当地挂牌保护。有顾客多次向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反映这家企业使用地沟油的问题,但职能部门置之不理。有网民在当地网络论坛上发帖子反映,当地不是调查企业,反过来去调查发帖子的人。这一下,那家企业更加神气,有受害顾客上门理论时,他们自己雇请的保安还动手将顾客打伤。
政府象这样的思维、这样的作为,企业怎么能够生长出道德的血液?经济又怎么会成为有道德的经济?一个地方又怎么可能形成有道德的品格?企业没有道德的血液,经济没有道德的因子,地方没有道德的品格?那个地方还会和谐吗?百姓还会有安全感、幸福感吗?政府的这种作法不是典型示范的错位了吗?
因此,笔者认为:宁波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当好百姓“最后的守夜人”,用依法监管来规范企业的行为,用诚信意识来“滋养社会道德血液”的作法,应该是每个地方的政府根本追求,应该值得各地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