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爱情之于弗兰茨,就是对死亡的不断等待。每天都在等待法官的判词。因为弗兰茨不能,也无法确定萨比娜是否爱他,或者,弗兰茨也和特雷莎一样是单方面的爱,自己以为“是”的爱。穿着内衣的萨比娜美丽而又冷漠,难以接
爱情之于弗兰茨,就是对死亡的不断等待。每天都在等待法官的判词。因为弗兰茨不能,也无法确定萨比娜是否爱他,或者,弗兰茨也和特雷莎一样是单方面的爱,自己以为“是”的爱。
穿着内衣的萨比娜美丽而又冷漠,难以接近,她一直在“把玩”。有重新提起了“把玩”,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萨比娜把玩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态度,还有灵魂(也就是内心的“真我”的“重”),所以她后来终于发现了“残缺美”,残缺就是美,生活部也是如此吗。需要残缺,需要遐想,有了残缺才有了遐想,慢慢的就习惯了这种美,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萨比娜是感性的。
圆礼帽:萨比娜祖父传下来的圆礼帽终于有了答案,昆德拉再次耗费了大量的笔墨来写圆礼帽,这里有个对比:在弗兰茨看来,圆礼帽是“轻”,其实在萨比娜内心,圆礼帽是“重”,是印记、是纪念物、是小道具、是个性标志、是情感寄托。这样自然而然的,萨比娜与弗兰茨的交流就出现了分歧,而托马斯多年前到萨比娜家的时候就被这顶圆礼帽迷住了。有时候命运之神总爱开玩笑,发现女人的细微之处是否也需要运气?或者说偶合?也许就是这样性格驱使的共同点,于是,“必然”萨比娜的内心只有托马斯。
女人:有恋母情节的弗兰茨,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可以在弗兰茨眼里称之为“女人”。
背叛与忠诚:无疑,对萨比娜,弗兰茨是忠诚的。可是,吸引萨比娜的却是背叛,而不是忠诚。萨比娜叛己所叛,摆脱原位,投向未来,不断寻找另一个过程,另一个新鲜感。
音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两个动机“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庄重的),“Esmusssein非如此不可”(轻快的)。音乐的不同理解也是个性的不解之篇。
对比:光明与黑暗,弗兰茨是现实的,理性的。昆德拉用了大量的对比,对比越多,证明不同点越多。内心的不同,对黑暗,对光明的感知不同,不管是“表”或“里”,“轻”或“重”。要叙述不同,最好的手法就是对比。
个性:萨比娜无疑是个性封闭的,一个感性的萨比娜,一个让人揣摩的萨比娜,坚强且自我,更多的是孤独。和特雷莎对比,一样是鲜明的,不黑暗的。
美:萨比娜第一幅成功的画作就是错误之美,残缺之美,非刻意之美。对于陌生的新事物,萨比娜是争取探知,弗兰茨却是好奇,然后拒绝。合理的解释只有“他们两人个性不合”。
不解之篇:感性的萨比娜总是把错误或者残缺当做一种美(或者说是遗憾美),理性的弗兰茨却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者说,萨比娜是激进的,弗兰茨是保守的,特别在最后一段对比,对墓地的看法上,萨比娜的遐想,弗兰茨的现实是不会引起共鸣的。反过来再说回“圆礼帽”,就不难理解他们之间的沟壑了,一切主导都是“性格”,性格差异。
会因为玛丽是弗兰茨的妻子,她的力量就高于萨比娜吗?答案是“不”。玛丽可以用自己的手段威胁弗兰茨“如果弗兰茨抛弃她,她就自杀”。其实,这样一来,更会让弗兰茨认为萨比娜的爱是无与伦比的。
生存的环境不同,对美的要求也不同,萨比娜有时候要求很简单,简单的只要安静,平凡。她终于明白了:美就是背叛世界。
萨比娜需要的是征服,昆德拉似乎漏掉了生活中的弗兰茨也是如此啊,如果他只是对萨比娜如此软弱,那么他的爱是伟大的,萨比娜会后悔的,会后悔认为弗兰茨是软弱的。
对萨比娜而言,生活都是欺骗,有的时候,活着是给别人看的,给大众看的。这是人性的悲哀啊,太在乎别人怎么说,太在乎别人怎么看,特别是对自己怎么看。
自私:自私的弗兰茨会得到萨比娜真正的爱吗?不会!其实弗兰茨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打开过萨比娜的私生活之门。包括弗兰茨和萨比娜做爱总是闭着眼睛。
最后的激情:萨比娜以胜过往日的激情和弗兰茨这一次做爱,因为她明白,她的决定极不公平。萨比娜从来没有真正的爱过弗兰茨,他们的相处一直是个谜,也许他们自己也不懂的谜,不解之谜。
奇怪吗?萨比娜不辞而别的突然离开,弗兰茨却猛然惊诧的发现自己并非不幸。萨比娜的人在不在根本不像他所以为的那么重要。其实一点都不奇怪,也许,开始弗兰茨以为真的离开不了萨比娜。萨比娜的态度决定了弗兰茨必然会这样,爱不是索取,不是给予,是相互。别忘了,弗兰茨是现实的,理性的。
玛丽很简单,手段很简单,却很有用,她知道弗兰茨的弱点,所以,她对弗兰茨说:“金钱不重要,爱情才重要,爱情是一场战斗。”她不会和弗兰茨再婚。
从日内瓦到巴黎,四年了,萨比娜无法摆脱忧伤,这个忧伤来自什么呢?弗兰茨?托马斯?或者就是萨比娜自己?自己内心最深处的那个“我”的忧伤。
为时已晚:萨比娜后悔了,后悔离开弗兰茨,在她的内心是否还会狠弗兰茨,恨弗兰茨没来找她,就算她渴望,她也不会说出口的,这就是萨比娜。其实,萨比娜错了,萨比娜并没有真正的读懂弗兰茨,弗兰茨没来找她,足以证明弗兰茨是现实、感性、坚定的。爱是相互,不是索取,也不是给予,也不是征服。这样,生命才会重,而不是轻。
弗兰茨一直崇拜着萨比娜,甚至在萨比娜离开他以后依然崇拜,但那更像是一种宗教,而不是爱情,这种宗教也许会是爱的升华、美好、高尚,但绝对不是幸福。
弗兰茨还会去找萨比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