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杂文 > 文章内容


导读:最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醉驾者被交警拦住后或打或骂的场景,同事们在忍俊不禁的时候,常会用一句“酒壮英雄胆”来作结。起初听到这句话时,觉得挺有道理。再看影视剧中那些顶天立地的好汉在准备作出某些壮举时也
最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醉驾者被交警拦住后或打或骂的场景,同事们在忍俊不禁的时候,常会用一句“酒壮英雄胆”来作结。起初听到这句话时,觉得挺有道理。再看影视剧中那些顶天立地的好汉在准备作出某些壮举时也常常是喝上两大碗酒烈酒,然后就义无反顾,似乎有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尤其是武松在景阳冈那一顿狂饮,更为“酒壮英雄胆”做了一个有力的诠释。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当初武松之所以喝了十八大碗似乎只是在跟酒家“三碗不过岗”的招牌较劲,并不是为打虎做准备,因为他在喝酒之前并不知道景阳冈上有老虎。而且武松打死老虎也不是酒的功劳,因为武松在被老虎袭击的时候酒就已经吓醒了。
我有一个同事,平时唯唯诺诺,胆小如鼠,无论别人怎样羞辱他,他都无动于衷。就是这样一个树叶落下都怕砸了脑袋的人,一旦喝上酒后,马上跟换了一个人似的。见谁骂谁,见谁打谁。同事们只要看见他喝酒了都躲的远远的。而他则借机把压抑在心中的郁闷发泄的一干二净。这些过分的举动在他清醒的时候,借他个胆他也不敢。况且在他清醒的时候,如果他这样恣意妄为,别人也不会轻易的就饶了他。由此可见,“酒壮英雄胆”纯是无稽之谈。因为真正的英雄在作出重大决定之前,必须的保持绝对清醒的头脑,敏捷的身手,在这方面关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决定出战华雄之前,就拒绝了曹操奉上的一杯热酒,依关羽的酒量,其实喝上这么一小杯酒根本不会对他的武艺产生丝毫影响,但是为了保险起见,关羽还是拒绝了曹操的美意。毕竟华雄也是西凉名将,而且已经连斩几路诸侯的数员大将。关羽心里也不见的有必胜的把握,在这种时候,绝对清醒的头脑的头脑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真正的英雄在关键时刻绝对不会喝酒,你什么时候见到过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作出重大决定之前,先一人干它一大碗烈酒。而狗熊们则正好相反,他们在清醒的时候,经验告诉他们一定要克制,否则就会招来意想不到的报复。而心中的郁闷又要发泄,不发出来憋的又难受。于是他们就借酒壮胆,借酒蒙脸,耍起无赖。那么酒真的能壮胆吗?当然不能,它只能让人麻醉,让人丧失理智,不计后果。就一般人来说,对醉酒者还是比较宽容的,不跟他们一般计较。这就更加让某些胆小鬼有机可乘,对酒情有独钟。其实靠酒壮胆的人绝对不是什么英雄,而是狗熊。因为真正的英雄根本不用酒去壮胆,他们只会用酒去庆祝。
如此看来“酒壮英雄胆”应改为酒壮“狗熊”胆更为贴切。